[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酶标分析仪的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4062.5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7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吕岗;马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13 | 分类号: | G01N21/13;G01N21/27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析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酶标分析仪,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酶标分析仪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光电比色法作为临床医疗检验分析中最常用的检测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医学分析仪器中,比如生化分析仪、酶标仪,酶免分析仪及血凝。其中,酶标分析仪是一种基于光学比色原理,专门针对酶免疫实验检测方法和过程设计的光学比色分析仪器,酶标分析仪用于免疫反应的检测,为临床诊断肿瘤、乙肝、糖尿病、甲状腺等疾病提供科学依据。酶标分析仪在使用时,需要将被检测物放置于微孔板的微孔内,将微孔板放置于载板架上,并通过载板架传动机构将载板架缩回酶标分析仪内进行检测。
酶标分析仪在检测时,其准确性容易受到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因为在检测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微孔内的液体会在表面形成一个弧形凹面,在凹面的不同点测量时其测量光束透过被测液体的光程是不一样的,另外受液体凹面的影响,测量光束在不同测量点时的折射和反射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求测量时入射光束要求始终处于液体弧形凹面的中心点,否则容易导致测定时的误差增大,这就要求载板架传动机构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然而在实际使用中,随着传动机构使用次数的增多,不可避免的存在导轨摩擦系数增大,同步带老化松弛,齿杆、齿轮磨损等问题,导致定位精度下降,无法保证每个孔都在相同部位被检测,由此造成的孔与孔之间的测量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最终影响了酶标分析仪的检测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酶标分析仪的传动机构,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使得传动机构能够准确定位,提高了酶标分析仪的检测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酶标分析仪的传动机构,包括一载板架及设置于载板架下部带动所述载板架运动的传动装置,所述载板架上开设有定位孔,与所述定位孔配合在定位孔上、下方分别设有信号发射装置及信号接收装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经信号放大电路及电平判决电路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分别经驱动电路与所述传动装置及信号发射装置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酶标分析仪为现有技术,载板架用于放置微孔板,并在载板架下部设置传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载板架移动。在载板架上开设一个定位孔,控制装置发出定位自检验指令,驱动载板架上方的信号发射装置发出光束,如果定位孔没有发生偏移,光束将通过定位孔并被载板架下方的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经信号放大电路及电平判决电路处理后传送正常信号到达控制装置。当传动装置出现磨损后,皮带老化时,定位孔会发生偏移,这样信号发射装置发出的光束就无法通过定位孔,信号接收装置就接收不到信号,控制装置接收不到正常信号,就会发出指令使得传动装置运动,同时继续检测定位信号,直至接收到定位信号位置,记录传动装置转动过的距离,修订原始标记点,并在之后的测试中在新的定位点开始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一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经皮带与被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端经驱动电路与控制装置连接,当控制装置发出指令驱动步进电机工作时,步进电机动作并经皮带传动使得被动轮转动,最终使得位于传动装置上方的载板架位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信号发射装置为一激光二极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为一光敏二极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装置为一单片机。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载板架上开设定位孔,定位孔上、下方分别设置信号发射装置及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接收信号并传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及信号发射装置工作,较之以往的传动机构,本传动机构定位更加准确,从而提高了酶标分析仪的检测精度;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载板架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1、载板架;2、定位孔;3、信号发射装置;4、信号接收装置;5、控制装置;6、步进电机;7、皮带;8、被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4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氪灯用金属阴极
- 下一篇:开孔折板型双通道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