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挂集式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4187.8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3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白峻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劲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集式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集式充电器,特别指一种具有活动挂钩,于使用时可挂钩于车内适当位置处,并于不使用时方便使用者收线的车用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手机、MP3以及笔记型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无论何时何地均可发现到这类携带式电子产品的踪迹,然而为了达到高行动性以及方便携带的目的,这类的产品多采用电池供电,因此使用时间便受到了电池电量的影响。
为了避免电池没电却又无处充电的窘境,人们配合各种状况开发出了各式的充电器,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就是使用于汽车上,使用汽车点烟器所提供的电力进行充电的车用充电器,然而由于在行车过程中车辆难免会有晃动等情形,因此这一类的车用充电器在车辆行进间容易发生滑动,更而甚者可能因此影响驾驶人的注意力而造成危险事故。
此外,大多数的车用充电器为因应各种不同的车内空间或是装置大小而依然能弹性使用的缘故,多半于车用充电器的两端设有延长的电线,藉由两端的电线而达方便配线的效果,但是当不需要使用车用充电器时而要进行收纳时,两端的电线也缺少一种简便的收整方式,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挂集式充电器,设有与充电器本体枢接的活动挂钩而使充电器于使用时可以钩挂于车内适当位置处并避免滑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的收线结构,藉由以一定间隔围绕充电器主体,并于自由端设有扣接部的活动挂钩,使活动挂钩与充电器主体扣接结合时产生的容置空间夹持电线,方便使用者整理并收线。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有一连结外部电源与被充电设备的充电器本体,于上述充电器本体背侧设有一枢接结构,以及一以枢接端与上述枢接结构结合的活动挂钩,其中上述活动挂钩设为一围绕充电器本体的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以离开充电器本体表面一预定距离的方式围绕上述充电器本体,使弯折结构与充电器本体之间形成一可夹定物品的容置空间,并于上述活动挂钩的另一自由端处形成一扣接部,使活动挂钩可与充电器本体卡扣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枢接结构设为一对供上述活动挂钩卡固及活动的内凹卡固槽,上述内凹卡固槽各别设有一个枢接孔供上述活动挂钩卡固,并于上述枢接孔的垂直侧设置一活动沟槽。
而所述活动挂钩是由一体成型的弹性钢条所构成,上述弹性钢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与弹性钢条垂直的枢接轴,由上述两枢接轴分别配合充电器本体的外周造型延伸出一弯折部,而上述两弯折部于充电本体前侧相互连接形成一扣接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扣接部进一步设有一配合充电器本体前侧固定的扣接条,增加扣接部与充电器本体的扣合力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充电器本体的背面进一步设有一止滑软垫,增加充电器本体与置放面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充电器本体与外部电源的连接端设为一车用充电接头,方便与车用点烟器的电源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挂钩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枢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挂钩展开并挂接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收纳的示意图;以及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拆除活动挂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现请参阅图1及图2,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一连结外部电源与被充电设备的充电器本体10,上述充电器本体10一端设有一配合外部电源的电源接头12,并于另一相对端设有一配合被充电设备的插接头13,于上述充电器本体10背侧设有一枢接结构20,以及一以枢接端301与上述枢接结构20结合的活动挂钩30,其中上述活动挂钩30设为一围绕充电器本体10的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以离开充电器本体10表面一预定距离的方式围绕上述充电器本体10,使弯折结构与充电器本体10之间形成一可夹定物品的容置空间40,并于上述活动挂钩30的另一自由端302处形成一扣接部34,使活动挂钩30可与充电器本体10卡扣固定。
再请参阅图2,图3及图4,于图示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枢接结构20设为一对供上述活动挂钩30卡固及活动的内凹卡固槽21,上述内凹卡固槽21各别设有一个枢接孔22供上述活动挂钩30卡固,并于上述枢接孔22的垂直侧设置一活动沟槽23,且上述内凹卡固槽21进一步于上述枢接孔22的延伸方向设有一方便活动挂钩30组接的组卸沟槽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劲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劲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4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