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理止血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5677.X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1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红山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210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 止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器,尤其是物理止血器,主要应用于医用止血领域。
背景技术
身体在外伤后可呈现伤口出血,出血分三种:动脉出血,快慢快,呈喷射状、搏动性,大动脉出血可过快休克、致死;静脉出血,出血快慢慢,持续流出;毛细血管出血,伤后其伤口血呈水珠状渗出,常能自行凝固,而在日常生活中对止血的方法通常用创可贴或涂用止血药,而后再处置伤口。但对于较多的血管出血,动脉出血,通常只有采用应急的棉布、沙布包扎或用手压迫止血,因用棉布、沙布包扎止血时间不易过长,不然血液依旧会渗出,而用人指压迫止血,实施的力度不易保持稳定,经常造成止血失败,需要重新按压止血。这样都会给伤者带来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理止血器,以解决医用止血领域止血方法的欠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该物理止血器包括正压空间装置和负压空间装置,所述正压空间装固定在负压空间装置内部、且同侧方向设有开口;所述正压空间装置由连接有加压杆的活塞和塑料管过盈连接构成;所述负压空间装置由设有抽气口的塑料壁构成。
所述的物理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杆上端和塑料管上端设置有配合使用的卡口装置。
所述的物理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空间装置的开口上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的物理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杆上端设有环扣。
所述的物理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壁内壁与塑料管外壁之间设有固定条。
所述的物理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装置为丝口。
所述的物理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边缘设有密封圈。
由于上述方案采用采用物理的方式止血,可以有效的对较多的血管出血止血,且不需要任何药物及沙布,采用该方式可以长时间稳定有效的止血,可减少伤者的痛苦以及对伤者的抢救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该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特点极容易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物理止血器包括正压空间装置1和负压空间装置2,所述正压空间装固定在负压空间装置2内部、且同侧方向设有开口3;所述正压空间装置1由连接有加压杆6的活塞5和塑料管4过盈连接构成;所述负压空间装置2由设有抽气口11的塑料壁8构成。
为方使用,在加压杆6上端和塑料管8上端设置有配合使用的卡口装置10,本实施例所述的卡口装置10为丝口,当加压杆6下压后,就可以通过10为丝口将其固定,防止气压的反作用将其弹回。
为保证正压空间装置1的开口3和人体皮肤更好的接触,以及防止漏气,正压空间装置的开口3上设置有密封圈。
为方便本产品的方便携带,在塞杆6上端设有环扣9。
为保证产品结构的稳固,在塑料壁8内壁与塑料管4外壁之间设有固定条7。
工作原理:首先让物理止血器正压空间装置1的开口3对准伤口,负压空间装置2的开口3对准伤口周边皮肤,并让其开口与皮肤紧密接触,利用气泵通过抽气口11抽取负压空间装置2内的空气,并形成负压空间,此时利用负压空间的引力使伤口周围的血循环向负压空方向转移,从而暂时停止伤口周围的血循环,起到停止伤口流血的目地,然后通过加压杆6施加压力,从而使正压空间装置1内形成正压空间,利用正压空间的压力使伤口周围的压力大于血液的压力,实现血液的倒流,从而实现彻底止住伤口出血的目地,操作时,一般负压空间的压力大于正压空间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红山,未经李红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56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