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盖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5837.0 | 申请日: | 201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8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清水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4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海庆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盖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具,尤指适用于该锅具的锅盖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所谓民以食为天,可见吃饭对人们而言是何等重要,又有谁能一日不吃饭,显然吃饭是种享受及福份,但美食却少不了烹煮锅具。
一般各式锅具皆设有锅盖,而锅具大都属于金属或玻璃材质制品,除了压力锅结构特殊外,无论何种材质锅盖,大多都分为有透气孔和无透气孔两种,设有透气孔的锅盖,锅内热能容易自由溢散,不易蓄积有浪费情况,烹煮时间较长;无透气孔的锅盖,锅内热能虽不易挥散,但锅盖外缘易喷流或残留蒸气和水渍,且锅盖经常咯咯作响。
另外,锅具于烹煮食物将锅盖盖合或未盖合时,常有调羹或锅铲无处置放的困扰;再者,烹煮食物或享用锅内美食时,还有锅盖不知该置放何处的困扰,若直接置于餐桌上会滴流水气,若将其反面置放,又破坏餐桌进食气氛。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盖握把设计有置放锅铲、汤勺等用具以及透气调节功能的锅盖改良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锅盖改良结构,包含锅盖握把及锅盖本体;该锅盖握把设有向一侧延伸的弧状承板,锅盖握把的基座圆盘上设有一透气罩口,其内缘上设有一定位销及螺纹柱,该螺纹柱中央为螺纹孔,基座圆盘内缘套设一外部上方具有推钮及圆周上设有一缺口的调节件;该锅盖本体拱圆处分别设有一螺固孔、定位孔及透气孔;所述锅盖握把的基座圆盘内缘以调节件套入,螺钉经锅盖本体内侧穿经螺固孔及调节件,定位销伸入定位孔及透气罩口对应于透气孔螺入螺纹柱的螺纹孔,该锅盖握把及调节件定位固定于锅盖本体上方。
该调节件呈可推动状并以圆周上的缺口与锅盖握把基座圆盘的透气罩口及锅盖本体的透气孔相叠合。
该锅盖握把的基座圆盘内缘上设有一定位销及锅盖本体上设有一定位孔,锅盖握把螺固于锅盖本体。
该锅盖握把支撑锅盖本体呈斜向竖立。
该锅盖本体的外圆周上设有边框。
采用上述结构,当锅具于烹煮食物将锅盖盖合或未盖合时,可将锅铲、汤勺等用具置于锅盖握把设向一侧延伸的弧状承板上;另外还可利用握把基座上设有一向左右推动呈开启或闭合透气孔的透气调节件,达到自行调节透气孔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要构件锅盖握把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要构件锅盖握把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锅盖握把与锅盖本体组合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锅盖握把与锅盖本体组合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锅盖握把斜向站立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锅盖改良结构,包含一锅盖握把1及锅盖本体2,该锅盖握把1设有向一侧延伸的弧状承板11,使锅具烹煮食物将锅盖盖合或进食锅内食物时,可将锅铲5等汤勺用具置放其上,另外锅盖握把1的基座圆盘12上设有一透气罩口13,其内缘上设有一定位销14及螺纹柱15,该螺纹柱15中央为螺纹孔16。
该基座圆盘12内缘套设一外部上方具有推钮31及圆周上设有一缺口32的调节件3。
上述由金属或玻璃材质制成的锅盖本体2,其拱圆处分别设有一螺固孔21、定位孔22及透气孔23。
锅盖握把1的基座圆盘12内缘供调节件3套入后,以螺钉4经锅盖本体2内侧穿经螺固孔21及调节件3,并使定位销14伸入定位孔22及透气罩口13对应于透气孔23而螺入螺纹柱15的螺纹孔16,将锅盖握把1及调节件3定位固定于锅盖本体2上方。
套设于基座圆盘12内缘的调节件3,于推动至某一角度时其缺口32将对准锅盖本体2的透气孔23及透气罩口13,使穿孔重叠而具有透气功能,该缺口32移离透气孔23即产生闭合不透气状态。
如图5所示,该锅盖握把1可使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锅盖本体2,以锅盖握把1为支撑呈斜向竖立,且锅盖本体2外圆周上设有边框24,使锅盖本体2斜向竖立时,其水气被边框拦下不致随处滴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清水,未经李清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5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式球磨机
- 下一篇:架空输电线路的太阳能防覆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