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转向控制的手持内视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5864.8 | 申请日: | 201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5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3/24 | 分类号: | G02B23/24;G02B2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控制 手持 内视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转向控制的手持内视镜装置,特别是一种可360度旋转取像角度的内视镜。
背景技术
内视镜的发明已大幅提升穿透物体观察其内部机制的功效,并且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较早的内视镜装置多为大监视器、光源、电源及内视镜所组成,且此些设备在当时皆较为笨重且体积庞大,经过这几年努力研发,已可将内视镜设备缩小至可手持并随身携带。
而此一手持并可随身携带的内视镜,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72177号的可调整视角的内视镜,透过可挠缆线使影像撷取模块作圆周转动以调节其视角来取得影像,或进一步透过转动缆线座上的调节钮让两牵引线相对收放,使可挠管件朝相对方向弯曲,来调整其视角,但此一方式有其缺点存在如下:
1、该装置如用于一紧密的检查区域,由于该区域空间狭小,使得可挠管件无弯曲空间,如此一来即难以能取得周遭之影像。
2、该装置为系藉由一可挠缆线或管件来深入检查区域,由于该缆线或管件为一柔性材质,如将其运用于紧密的检查区域时,会变得难以将该缆线或管件予以深入至指定位置。
3、该装置为达到广角取像,需在缆线或管件内予以加工使其弯曲之设备,如牵引线、调节钮、缆线座等等,此会使制作成本增加。
由上述可知,如何节省成本,并研发改良产生一种可用于紧密的检查区域的内视镜硬件构造,实属刻不容缓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转向控制的手持内视镜装置,以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转向控制的管体模块,以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具转向控制的手持内视镜装置包括:
一探棒,其第一前端具有一控制模块,且该探棒内部设有数条讯号线;
一套筒,其第二前端具有一开口,开口内设有一镜;
一手持主机;以及
一可挠性缆线,其一端与该手持主机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该探棒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套筒可套设于探棒外部,并以螺纹方式连接。
其中,控制模块还设有一取像组件与多个照明光源,并通过所述数条讯号线来传送影像数据或控制讯号。
其中,所述多个照明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其中,取像组件是CCD或CMOS为传感器搭配光学镜头,用以取得影像数据。
其中,手持主机上分别设有一显示器、一按键组、一输入端、二通信接口端口、一具有影像处理功能电路板及一记忆卡插槽。
其中,探棒具第一接合部,该接合部上具有第一螺纹区与第一平滑区。
其中,套筒具第二接合部,该接合部上具有第二螺纹区与第二平滑区。
其中,所述镜与该套筒的夹角为20~80度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所提供的具转向控制的手持内视镜装置包含手持主机、可挠性缆线和管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模块包括:
一探棒,其第一前端具有一控制模块,且该探棒内部设有数条讯号线;以及
一套筒,其第二前端具有一开口,开口内设有一镜;
其中,该套筒可套设于探棒外部,并以螺纹方式作连接。
其中,该控制模块还设有一取像组件与多个照明光源,且藉由所述的数条讯号线来传送影像数据或控制讯号。
其中,所述多个照明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其中,取像组件是用于获取影像数据的CCD或CMOS为传感器搭配光学镜头。
其中,探棒具第一接合部,该接合部上具有第一螺纹区与第一平滑区。
其中,套筒具第二接合部,该接合部上具有第二螺纹区与第二平滑区。
其中,所述镜与套筒之夹角为20~80度角。
其中,所述模块还包括一把手,该把手上设有一按钮及一转盘,该按钮可控制取像组件的动作。
其中,所述模块还包含一光源,可藉由该按钮来控制该光源的开或关。
其中,所述模块还包括向所述光源供电的数个电池。
其中,所述模块还包含一透镜以及一光导管通道,该透镜将光源所产生的光予以集中后传送至该光导管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使用者可转动该套筒而不会使套筒从探棒上脱离,以及取像组件可透过该镜将光线予以反射,来取得不同方位的影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筒的第二前端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全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58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丝绳成绳机恒张力控制装置
- 下一篇:蒸汽电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