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置式烤架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6245.0 | 申请日: | 201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2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4 | 分类号: | A47J37/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烤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士炉及烤箱的外置式烤架组件。
背景技术
常见的多士炉的外置式烤架不能折叠烤架组件,或仅靠开合的支撑架与烤架座胶料磨擦实现开合烤架组件。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不能折叠的烤架组件不利于包装,大大提高包装箱尺寸,增加成本;2)仅靠开合的支撑架与烤架座胶料磨擦实现开合烤架组件由于胶件易磨损且胶料蠕变,导致开合限位不良,不能满足常规开合机构寿命。中国专利文献号CN1862108Y于2006年11月15日公开了一种微波炉用折叠式烧烤架,包括有烧烤架主体,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可折叠支脚,和支脚护套,用于支撑烧烤架主体的可折叠支脚设置在烧烤架主体边缘的下侧,且与烧烤架主体连为一体,支脚护套套在可折叠支脚的下端部。据称,其由于采用上述折叠式烧烤架的结构,在包装中可以节省占用空间和包装成本,保证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不会因烧烤架而对炉体造成损伤。在客户使用微波炉过程中,烧烤架的放置不占用较大的空间,可放置任何位置,给客户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其使用寿命不长、且使用范围狭窄。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外观小巧、折叠方便,便于清洗的外置式烤架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外置式烤架组件,包括烤架,和设置于烤架两端的烤架座,其结构特征是烤架座的底部设有支撑架,烤架座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弹性固定部件,弹性固定部件放置于烤架座上的安装槽内,支撑架与烤架座通过弹性固定部件铰接固定。
所述弹性固定部件为二个以上,弹性固定部件包括上扣脚和下扣脚,上扣脚与下扣脚为一体成型。
所述上扣脚的内壁至少一侧设置有弹性的弹片凸台;上扣脚的外壁与下扣脚的内壁保持一定弹性变形的空隙。
所述上扣脚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的弹片凸台,两侧弹片凸台相接触或有间距;弹片凸台为在上扣脚上冲压而成。
所述上扣脚呈U型或C型,上扣脚的开口端设有外翻的凸缘,烤架座与凸缘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凹槽与之配合固定。
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穿过弹性固定部件,弯折的支撑架抵靠在烤架座内。
所述烤架座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下盖板上设有凹槽,烤架的端部放置于凹槽内,上盖板和下盖板相互扣合固定、或通过螺钉配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弹性固定部件可实现支撑架与烤架座铰接固定,利用弹片凸台与支撑架的磨擦,有效控制烤架座支撑开合,提高开合寿命,方便开合力度调节及折叠,减小包装尺寸,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性固定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组装后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仰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组装后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仰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盖板,2为下盖板,3为烤架座,4为弹性固定部件,41为上扣脚,411为凸缘,42为下扣脚,43为弹片凸台,44为空隙,5为烤架,6支撑架,7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6,本外置式烤架组件,包括烤架5,和设置于烤架两端的烤架座3,烤架座包括上盖板1和下盖板2,下盖板上设有凹槽,烤架5的端部放置于凹槽内,上盖板1和下盖板2通过螺钉7配合固定。烤架座3的底部设有支撑架6,烤架座3与支撑架6之间设置有弹性固定部件4,弹性固定部件为四个,分别放置于两侧烤架座的安装槽内,支撑架6与烤架座3通过弹性固定部件4铰接固定,支撑架6的两端分别穿过弹性固定部件4,弯折的支撑架6抵靠在烤架座3内。
弹性固定部件4包括上扣脚41和下扣脚42,上扣脚与下扣脚为一体成型。上扣脚41呈U型,上扣脚41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的弹片凸 台43,两侧弹片凸台设有间距;上扣脚41的开口端设有外翻的凸缘411,烤架座与凸缘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凹槽与之配合固定,弹片凸台43在上扣脚41上冲压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6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支柱的主结构
- 下一篇:油茶籽粕或茶叶籽粕中茶皂素、茶多糖的综合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