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刮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6261.X | 申请日: | 201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1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于君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君琴 |
主分类号: | F16N31/02 | 分类号: | F16N3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油脂集中润滑系统,尤其是一种油箱的刮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上采用的油脂集中润滑系统中,盛装油脂的油箱多为矩形结构。在所述油箱内的一侧设置有齿轮泵,工作时油箱内的油脂通过齿轮泵、供油管道向车辆提供润滑油脂。但由于油脂粘稠度较高、流动性较差,使得位于齿轮泵吸油口较远的油脂不能自动流到齿轮泵吸油口处,导致车辆润滑系统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有种方案提供了拨油装置,该拨油装置提供了一种其结构为在油箱内的一侧设置有一个以合页轴为转轴的拨板,通过该拨板的拨动将油脂输送到齿轮泵吸油口。该专利部分地解决油脂流动难的问题,但位于矩形油箱边角处的油脂仍不能拨到,使得该处的油脂长期静止不动而发生固化、变质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中矩形油箱边角处的油脂无法拨到的缺点,提供一种专门用于矩形油箱的刮油装置,该装置能刮掉边角处的油脂。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刮油装置,主要包括支架、刮板、复位装置、导柱、钢丝拉绳、驱动气缸,导柱设在支架上,刮板设在导柱端部,导柱穿过刮板与刮板滑动配合,复位装置设在刮板与支架之间的导柱上,驱动气缸设在支架上,该驱动气缸的缸杆端部通过钢丝拉绳与刮板连接。
所述的导柱有两根,分别设在钢丝拉绳的两侧。
所述的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
所述的钢丝拉绳端部设有调节块,该调节块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刮板侧面的钢丝拉绳上。
采用了上述方案,驱动气缸的缸杆伸出时,拉动钢丝拉绳,钢丝拉绳拉动刮板运动,当缸杆收回时刮板受复位弹簧的作用复位,这样刮板就在驱动气缸与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沿着导柱左右移动,就能将油脂挂到吸油口处,刮板根据矩形油箱的大小具体制作,就能刮掉边角的油脂。
本实用新型的好处是使边角的油脂刮出,使油脂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润滑质量,减少了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刮板,3、导柱,4、钢丝拉绳,5、调节块,6、调节螺栓,7、复位弹簧,8、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刮油装置,主要包括支架1、刮板2、复位装置、导柱3、钢丝拉绳4、驱动气缸8,支架1用于安装在矩形油箱底部,导柱3设在支架1上,刮板2设在导柱3端部,导柱3穿过刮板2与刮板2滑动配合,复位装置设在刮板2与支架1之间的导柱3上,驱动气缸8设在支架1上,该驱动气缸8的缸杆端部通过钢丝拉绳4与刮板2连接,导柱3有两根,分别设在钢丝拉绳4的两侧,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7,钢丝拉绳4端部设有调节块5,该调节块5通过调节螺栓6固定在刮板2侧面的钢丝拉绳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君琴,未经于君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62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