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压安全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6379.2 | 申请日: | 201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1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为民 |
主分类号: | F16K17/00 | 分类号: | F16K17/00;F16K3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屠福河 |
地址: | 3115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压安全阀,它主要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分为承压式和非承压式两种。承压式水箱因需承受较大压力而制造成本较高;而普通非承压水箱成本低廉,但其热水压力却完全依靠水箱安装高度落差产生,所以使用时冷、热水压相差较大,而且调温困难。在无热水增压的管道排空后,滞留在管道反坡内的水柱产生的气阻又会使下次使用时不出热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能对非承压式水箱出水压力和进出空气进行调控的微压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压安全阀,包括阀体和阀帽,阀帽安装在阀体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重块、呼吸盖、呼吸密封圈、浮子和浮子室;所述的阀帽中空,浮子室位于阀帽的内部;浮子室的下端开有通孔,并与阀体的上端连接;呼吸盖安装在浮子室的上端,呼吸密封圈位于呼吸盖的中间,浮子位于浮子室的内部;重块固定在呼吸盖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浮子室的下端套在阀体上端的通气孔上,两者之间设置有泄压密封圈;泄压密封圈上固定有泄压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呼吸密封圈和泄压密封圈的接口采用了仿生学原理的软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
1、阀体本身具有三通流道,安装时无需外加三通。
2、浮子室被封装在阀帽内,由重力或弹簧弹力压在阀体泄压孔上,可以脱离阀体在阀帽内上下自由浮动;同时避免了外露造成的灰尘积累或积雪对浮子室压力影响,可靠性更高。
3、密封圈的接口沿取消了倒角或倒圆导向的传统设计,而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参照小阴唇薄壁软化设计,大幅提升了微压状态下的密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箭头表示非工作状态下的气流路径。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热水时的结构示意图及气流路径。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空时的结构示意图及气流路径。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帽,2重块,3呼吸盖,4呼吸密封圈,5浮子,6浮子室,7泄压帽,8泄压密封圈,9阀体,10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主要由阀体9、阀帽1、重块2、呼吸盖3、呼吸密封圈4、浮子5和浮子室6组成。其中阀帽1安装在阀体9上,阀体9具有三通流道;阀帽1中空,浮子室6位于阀帽1的内部;浮子5位于浮子室6的内部;呼吸盖3安装在浮子室6的上端,呼吸盖3的中间开有通气孔10,呼吸密封圈4套在通气孔10上;重块2固定在呼吸盖3上;浮子室6的下端开有通孔,并与阀体9上端的接口连接;浮子室6与阀体9之间设置有泄压密封圈8;泄压密封圈8上固定有泄压帽7,泄压帽7将泄压密封圈8固定在阀体9上。
本实施例中,呼吸密封圈和泄压密封圈的接口取消了倒角或倒圆导向的传统设计,而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参照小阴唇薄壁软化设计,大幅提升了微压状态下的密封可靠性。
安装时,将阀体9的下端接口连接在太阳能热水器水箱顶部排气孔上,阀体9的横向接口连接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管道。
参见图2-3,当使用热水时,热水从阀体9上端的接口进入浮子室6,浮子室6内水面上升,浮子5浮起并堵住呼吸密封圈4中的通气孔10,水箱与外界的通道关闭。以自来水将箱内热水挤出,此时,提取的部分自来水压力叠加于热水,为热水增压,可以省去因落差太小而增加的电增压泵。当因回路堵塞故障而致水箱内压力升高超过安全值时,浮子室6将连同重块2被顶起,超出部分压力从浮子室6与阀体9之间的空隙溢出,因此可确保水箱不被涨坏。
参见图4,当管道排空或夜晚水箱内冷缩而产生负压时,水面下降,浮子5在浮子室6腔内落下,阀体9与外界的通气孔10打开,外界向管道中补充空气,以确保管道顺利排空,使水箱不被负压吸瘪。
参见图1,当浮子室6内无水或不用热水时,水箱内的空气通过阀体9上下两端的接口上行穿越浮子室6内部,从通气孔10排出,再下行通过阀帽9与浮子室6之间的空隙,最后排出外界,形成“m”形热气流道。保证了水箱内外空气直通,消除箱内因温度变化产生的胀缩,同时还避免了水箱内热量外泄。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为民,未经陈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63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组轮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