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电振动器和电子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6812.2 | 申请日: | 201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7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柳林;何杰;李焕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9/02 | 分类号: | H03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振动器 电子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电振动器,尤其涉及一种可靠性好的压电振动器和电子元件。
背景技术
压电振动器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压电振动器被广泛于手机上,是手机来电的一种提醒方式,使人们感觉手机的来电动态。
通常情况下,压电振动器的结构包括基板及设置于基板两边的压电板,所述基板与所述压电板共同组成压电振动器的压电振子。此时,所述压电振动器与一电子元件的触摸屏的接触方式是通过所述压电振动器的一窄端定在触摸屏的方式来实现的。
然而,上述所述压电振动器与所述触摸屏的接触方式,不仅可靠性差,且容易产生打滑现象,并容易对所述触摸屏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压电振动器可靠性差、易打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性好、能有效避免打滑的压电振动器。
一种压电振动器,其包括基板及设于所述基板的压电片,所述压电振动器还包括与所述基板远离设置并与所述触摸屏接触的振动片。
作为上述压电振动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振动片包括与所述触摸屏接触的接触部。
作为上述压电振动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包括本体,所述振动片包括由所述基板的本体一侧边延伸出的连接部,所述接触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末端。
作为上述压电振动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板的本体平行设置。
作为上述压电振动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基板的本体垂直设置。
作为上述压电振动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电片由压电陶瓷材料制成。
一种内设压电振动器的电子元件,其包括一触摸屏,所述压电振动器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包括与所述电子元件的触摸屏接触的振动片,所述振动片远离基板设置。
作为上述电子元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包括一本体,所述振动片设置于所述本体一侧。
作为上述电子元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动片包括与所述基板的本体连接的连接部及设于所述连接部末端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电子元件的触摸屏接触。
作为上述电子元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电振动器设于所述电子元件的触摸屏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压电振动器的振动片直接与所述电子元件的所述触摸屏接触,直接将振动传递到所述触摸屏,与现有技术中压电振动器的周边或是其端部直接与所述触摸屏接触相比,不仅可靠性好,且所述压电振动器的所述振动片相对于所述触摸屏不易打滑,同时避免损伤触摸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压电振动器具有可靠性好、不易打滑和避免损伤触摸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电振动器与一电子元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压电振动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压电振动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压电振动器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压电振动器1内设于电子元件100内,所述电子元件100,如手机或其他消费性电子产品,其包括触摸屏120,所述压电振动器1设置于所述触摸屏120底部下方。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所述压电振动器1包括基板10及贴设于所述基板10相对两侧边的压电片20。所述基板10与所述压电片20共同组成所述压电振动器1的压电振子(未标示)。
所述基板10包括矩形本体12及由所述本体12延伸出的振动片16。所述本体12包括第一表面122及与第二表面124,所述第一表面122与第二表面12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122及第二表面124上均设有导电电极(图未示),所述第一表面122及第二表面124的导电电极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片16是由所述本体12中部延伸而出的。可以理解的,所述振动片16也可以由所述基板10的一端部延伸而出,具体位置关系不受本实施方式限制。所述振动片16包括连接部162与接触部164。所述连接部162由所述本体12边缘沿与所述本体12水平方向延伸而出,即所述连接部162与所述基板10的本体12平行设置。所述接触部164由连接部162末端沿与所述本体12垂直方向延伸而出。所述振动片16的接触部164是用来与所述电子元件100的触摸屏120配合,以便将所述压电振动器1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所述电子元件100。可以理解的,所述振动片16的具体形状不受本实施方式限制,只要满足所述振动片16的接触部164远离所述本体12设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68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