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6907.4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7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青林 |
主分类号: | G09B19/16 | 分类号: | G09B19/1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334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 培训 科目 电动 遥控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驾驶培训的实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
二、背景技术:专利号为“200720128817.2”的驾训遥控电动练习装置由于其滑轮组和配重均是装设在立柱内,立柱的高度有限,钢丝绳长度受到立柱的限制,只能伸缩较短的距离,致使该装置只能是主要针对桩训进行实训,无法满足其他的训练项目。且原车是采用电瓶驱动,只能恒速运动,培训人员与实际驾驶经常变速行驶相差较大,训练效果不理想。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除可进行桩训,还可对驾驶培训科目二其他项目进行实训,还能变速实训的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由立柱,装设在立柱内的上滑轮组、下滑轮组,与立柱活络连接的摆臂,装设在立柱外的配电箱,以及与配电箱电路连接的教练车。立柱竖直的固定在地面,其内为空腔,在立柱内上端固定有上滑轮组,在上滑轮组下端连接有下滑轮组,立柱底面固定有下滑轮,立柱上端面装设有顶滑轮,立柱侧壁上部和中部分别装设上滑轮和中滑轮,在立柱后端面中部装设有支点,摆臂后端与支点通过转轴活络连接。在下滑轮组下端至摆臂的水平臂间连接有钢丝绳。
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就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教练车可行驶更远的行程,除可进行桩训外,还可针对驾训科目二中的直角转弯、限速通过限宽门、侧方停车位、通过连续障碍、通过单边桥、上坡路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百米加减挡、起伏路驾驶、曲线行驶进行实训。且在实训中可实现变速行驶,更加与实际驾驶情形相吻合,对培训人员是一种非常好的培训方式。
四、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例:1、顶滑轮;2、上滑轮;3、摆臂滑轮;4、摆臂;5、前滑轮,6、空心轴,7、钢丝绳,8、中滑轮,9、下滑轮,10、下滑轮组,11、转轴,12、立柱,13、上滑轮组。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由立柱12,装设在立柱12内的上滑轮组13、下滑轮组10,与立柱12活络连接的摆臂4,装设在立柱12外的配电箱,以及与配电箱电路连接的教练车。立柱12竖直的固定在地面,其内为空腔,在立柱12内上端固定有上滑轮组13,在上滑轮组13下端连接有下滑轮组10,立柱12底面固定有下滑轮9,立柱12上端面装设有顶滑轮1,立柱12侧壁上部和中部分别装设上滑轮2和中滑轮8,在立柱12后端面中部装设有支点,摆臂4后端与支点通过转轴11活络连接。摆臂4由两条L形槽钢组成,其前部为水平臂,后部为斜臂,水平臂与斜臂间夹角为0-180度,最好是150度。斜臂后端与支点活络连接,在两斜臂间装设有摆臂滑轮3,水平臂前端装设有竖向的空心轴6。在下滑轮组10下端至摆臂4的水平臂间连接有钢丝绳7,该钢丝绳7一端固定在下滑轮组10下端,再依次绕过下滑轮9、中滑轮8和上滑轮2,最后与摆臂4的水平臂后部连接。顶滑轮1、上滑轮2、中滑轮8、下滑轮9、前滑轮5和摆臂滑轮3均为定滑轮。上滑轮组13和下滑轮组10上的钢丝绳7缠绕方式与专利号为“200720128817.2”的驾训遥控电动练习装置中的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的钢丝绳缠绕方式相同,钢丝绳7最后由立柱12顶部穿出,分别绕过顶滑轮1和前滑轮5,最后穿过空心轴6与教练车连接。在空心轴6下端装设的钢丝限位板、限位滑轮,直至与教练车连接的万向球、车顶轴承,这些结构均与专利号为“200720128817.2”的驾训遥控电动练习装置相同部位的结构相同。在立柱外固定有配电箱和碰触开关,配电箱电缆与教练车的连接方式也与专利号为“200720128817.2”的驾训遥控电动练习装置相同部位的结构相同。在本实用新型中的配电箱内,在电动机和交流接触器间装设有变频器,变频器与装设在滑油器上的转动变阻器电路连接,其余电路与专利号为“200720128817.2”的驾训遥控电动练习装置中的配电箱内电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青林,未经杨青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69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展示多种碳材料的教学演示装置
- 下一篇:字轮式计数器字轮转角递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