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器设备辐射清除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7229.3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6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松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G01R29/08;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器设备 辐射 清除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避免电器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危害人体健康的电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器设备辐射清除器。
背景技术现今使用的各种电器设备,如计算机、电视机、复印机、监控器、空调、冰箱等,在工作过程中都会产生低频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它会影响人体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为保护人身健康安全,一些与人体接触密切的电器设备都在向低辐射方向发展,利用辐射屏蔽技术或增加消除辐射电路、甚至是在工作原理上避免辐射产生,以降低辐射对人体带来的伤害。例如带防护屏的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液晶或者等离子电视机等等,但这些技术的应用都会使生产成本有大幅度的增加,因此,目前大多数上述电器设备还是存在有害的电磁辐射。中国专利公告号:CN2349716Y,公告日期1999年11月17日,发明创造名称“可消除低频辐射的电源转换装置”,公开了一种能保证接地线充分接地的电源转换装置,该装置使电脑内部的电磁屏蔽器吸收电磁辐射经零线、接地线泄放,达到消除电磁辐射目的。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134667Y,公告日期2008年10月15日,发明创造名称“电器辐射清除器”,公开了一种既可检测电器的辐射情况、又可消除辐射的电器辐射清除器。以上两种装置都是在电器设备电源上串接的附加装置,相当于一个带辐射消除器的电源线或者电源插座。在使用时必须更换原来的电源线或者电源插座,不但操作较麻烦,且由于其所使用的电器元件较多,还带来制造成本高的不足,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电磁辐射消除可靠的电器设备辐射清除器。
为实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器设备辐射清除器,包括输出导线、输入导线、辐射清除器主体,输出导线的输出端连接有电源插头,辐射清除器主体设有塑料外壳和设在塑料外壳内的选择电路、零线及辐射侦测电路、漏电及短路检测电路、辐射清除电路组成,所述输出导线与选择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导线由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组成,电源插头为两相插头,电源插头可与带有火线和零线的两相市电电源插座插接;选择电路的输入端与漏电及短路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选择电路设有的选择手柄前端置于塑料外壳外部;漏电及短路检测电路设有发光二极管,漏电及短路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入导线连接,输入导线的输入端与电器设备主机的机壳金属体连接;零线及辐射侦测电路设有氖灯、金属触摸片,零线及辐射侦测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入导线连接,金属触摸片的一部分置于塑料外壳外部;辐射清除电路与漏电及短路检测电路并接;氖灯和发光二极管在塑料外壳上设有的漏光窗口处露出。
采用以上方案后,将输入导线的输入端与电器设备主机的机壳金属体连接,借助人体皮肤触摸零线及辐射侦测电路的金属触摸片,此时,观察零线及辐射侦测电路的氖灯是否发光,若不发光,则说明该电器设备无低频电磁辐射,而不必进行辐射清除,可将此辐射清除器用于其它需要清除辐射的设备上;反之,则将辐射清除器电源插头与带有火线和零线的两相市电电源插座插接,接通市电电源,借助人体皮肤触摸零线及辐射侦测电路的金属触摸片,此时,观察零线及辐射侦测电路的氖灯是否发光,若发光,则说明该电器设备无低频电磁辐射,此时操作选择电路的选择手柄,将选择手柄置于使氖灯熄灭的位置,此时,辐射清除电路工作,当发光二极管短暂发光后熄灭,将电器设备主机的机壳金属体上的感应电压可靠地接入电源零线,从而消除电器设备的低频电磁辐射。当发光二极管常亮而不熄灭时,表明设备存在漏电或短路现象,此时,作为报警功能,提醒设备需要维修消除漏电或短路故障。本实用新型不需更换电源或者电源线,只需外接本辐射清除器进行相应操作即可,操作简单,且所用电器元件少,制造成本低,同时,可用于电器设备的低频辐射监测,以确定电器设备是否存在需要消除低频电磁辐射的必要性,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松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松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7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灯罩及具有该灯罩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源
- 下一篇:环形铁氟龙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