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铆式的钩状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7846.3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6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才;杨方彬;赵阿健;钱恒盼;刘旺华;李弢;彭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34 | 分类号: | H01R1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铆式 钩状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金属端子,具体的说是一种反铆式的钩状端子,用于各种电子连接器、视听系统、家用电器的音视频插座上的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各种物质需求也日益增多。而在电子连接器领域,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完美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是客户首先考虑的两大因素;随着原材料价格的飞速上涨,而客户又在不断地要求降价,为了在这领域里取得先机并取得利润,除了选择性能比较高的材料以外,在满足性能的情况下,结构越简单用料就越少,成本就能够最低。现有音视频插座在基座无固定爪勾的情况下,焊锡过程中端子易浮起,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而增设固定爪勾则会造成成本上升,而且工艺复杂性也提高了,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铆式的钩状端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端子头部为钩状,紧扣住PCB,有效地解决了焊锡过程中端子易浮起这一难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铆式的钩状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六角形状的柱体1,其下端设有圆柱状的反铆式尾部3,顶部设有出料槽4和圆柱状的柱体6,且圆柱状的柱体6沿中轴线被出料槽4分为二个对称的半圆柱体,其中一个半圆柱体上设有两侧为切料面5的钩状头部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铆式的钩状端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端子头部为钩状,紧扣住PCB,有效地解决了焊锡过程中端子易浮起这一难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铆式的钩状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六角形状的柱体1,其下端设有圆柱状的反铆式尾部3,顶部设有出料槽4和圆柱状的柱体6,且圆柱状的柱体6沿中轴线被出料槽4分为二个对称的半圆柱体,其中一个半圆柱体上设有两侧为切料面5的钩状头部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顶部的圆柱状的柱体6被出料槽4分为二个对称的半圆柱体,一个半圆柱体上设有钩状头部2,钩状头部2两边有切料面5,即:一边为半圆形柱子,另一边为半圆形柱子加上钩状头部2。在插入PCB过程中,钩状头部2的斜坡起导向作用,插PCB时更顺畅,钩状头部2能牢牢的扣住PCB,杜绝产品在焊锡过程中浮起。如果没有切料面5,则在产品插入PCB时会比较困难。如果端子头部有两边切料面5,但在两个半圆柱体上都设置钩状头部2时,当产品插入PCB时会因为两个钩状头部2相抵,造成插入困难。
当然,图1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78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