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互感器补油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7984.1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9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云;张光海;孙改兰;白永祥;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72000 河南省三门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感器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补油工具,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应用在互感器上的补油工具。
背景技术
LCWB6-110W1电流互感器、JDCF-110W电压互感器为瓷箱式、电容型全密封绝缘结构,顶部装有金属膨胀器,膨胀器上有油面高度指示盘,通过膨胀器外罩可以方便地观察油面高度,因此在公司所属110kV变电站普遍使用。而上述互感器厂家产品说明书中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得轻易破坏产品的密封状态,也不要轻易取油样试验,取油样后低于正常油位,应立即补合格的变压器油”。但实际情况是,随着互感器运行时间的延长,部分互感器出现了油位偏低的情况,为此需要进行补油,而互感器厂家并没有考虑随互感器配置补油专用工具的问题,并且此类互感器由于补油孔位于上部,给互感器现场补油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上述互感器加油嘴与以前检修现场所使用的加油工具又不配套。因此,为实现对上述互感器的补油及补油过程的安全、可靠,确保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加工出符合以上两种设备补油需要的专用工具,来彻底解决110kV互感器不能进行补油的技术难题已迫在眉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互感器补油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互感器补油工具,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壁为阶梯状,壳体上设置有与壳体内壁联通的排气阀和补油嘴,在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转换机构穿过壳体伸出到壳体外,与补油嘴和排气阀对应的转换机构上设置有排气或补油转换口,壳体另一端与转换机构通过密封圈密封。
上述互感器补油工具,所述转换机构伸出壳体外的一端设置有外螺栓帽。
上述互感器补油工具,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与之相对应的转换机构上过盈配合有螺帽,螺帽设置有外螺纹。
上述互感器补油工具,设置三个密封圈。
上述互感器补油工具,在转换机构的排气或补油转换口一侧设置有锥形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方便、快捷实现对互感器的补油,补油过程安全、可靠,确保绝缘油的技术性能和设备的运行安全。本实用新型解决互感器油位低检修人员在现场能不能满安全、快速、方便的实现对设备的补油维护和互感器满足安全运行需要的技术问题,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打下基础。用本实用新型在对设备进行补油过程时,补油工序简便、快捷,不用进行二次处理等后续工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使检修人员对设备补油工作时间得以大大的缩短,设备投入运行时间得以提高,为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和供电量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换机构及密封圈和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互感器补油工具,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内壁为阶梯状,壳体1上设置有与壳体1内壁联通的排气阀3和补油嘴13,在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2,方便互感器补油工具与互感器固定,转换机构5穿过壳体1伸出到壳体外,与补油嘴和排气阀对应的转换机构5上设置有排气或补油转换口6,壳体另一端与转换机构通过密封圈8密封,所述转换机构5伸出壳体1外的一端设置有外螺栓帽12,由于外螺栓帽的存在为旋拧转换机构提供方便,可以将旋拧工具扣紧转换机构的螺栓帽,然后用旋拧工具轻松在将壳体内转换机构拧动,在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与之相对应的转换机构上过盈配合有螺帽11,螺帽11设置有外螺纹10,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是密封圈为三个,在转换机构5的排气或补油转换口6一侧设置有锥形槽7,锥形槽的设置可以缓冲外部进入转换机构内的压力,平稳为互感器补油。
工作过程:
1、首先打开互感器上部注油孔外盖;
2、将本实用新型壳体一端旋拧到互感器注油孔处;
3、将本实用新型排气阀打开,转换机构旋拧至排气或补油转换口6正好对准排气阀的位置,排尽补油管中的气体直到排气管排除油后停止;
4、将排气阀关闭,转换机构旋拧至排气或补油转换口6正好对准补油嘴位置,开始对互感器进行补油;
5、观察互感器上部油位指示,直到满足要求的刻度为止,关闭加油总开关;
6、取下专用补油工具,拧紧互感器注油孔顶盖,清理现场工作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供电公司,未经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7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压全绝缘可触摸式环网柜
- 下一篇:一种淤泥软基的冻融固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