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式巡航无线网络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8177.1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2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大禹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巡航 无线网络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式巡航无线网络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网络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发展,网络摄像机开始应用到各个领域。目前选购网络摄像机的用户群主要应用于以下环境:生产厂房仓库、大型超市、设备机房、家居、门店、办公场所、视频会议等。用户通过网络远程浏览监控网页或者使用专用工具把视频保存备档,应用比较灵活。但是现在很多监控设备与监控器都是有线连接,而且不能移动,只能固定在某一地点,由摄像头转动来监控所需要的地域。无线轨道巡航监控系统,它是在“四遥”的基础上开发出的“第五遥”(即远程遥视系统)是为弥补“四遥”无法实现远程实时监视报警的弊端开发的系统。(2009年5月21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发布了举世瞩目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研究报告,首次向社会公布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过去高压室巡视是由纯人工操作巡视,在人工操作过程中难免有漏巡的情况发生,无线轨道巡航监控系统是机器巡查方式可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并且是人工值守变电站向无人值守变电站转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定位精度高、噪音低、运行平稳、可移动的轨道式无线网络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包括:PLC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多点位置传感器、继电器单元、伺服系统、轨道、可移动小车、滑触线、集电器、固定架、限位检测装置和无线网络摄像机,PLC可编程控制器与触摸屏电信号连接,多点位置传感器与PLC可编程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继电器单元与PLC可编程控制器电信号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与伺服系统电信号连接,伺服系统通过皮带连接可移动小车,可移动小车安装在轨道上,无线网络摄像机安装在可移动小车上,滑触线和轨道平行安装在固定架上,限位检测装置分别安装在轨道的两端,限位检测装置与伺服系统电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特点:
1、无线网络摄像机通过双集电器与滑触线电信号连接,双集电器安装在可移动小 车上。
2、可移动小车由伺服系统内的伺服电机带动皮带驱动,皮带安装在轨道内部。
3、无线网络摄像机支持802.11b/g无线网络、CDMA1X无线网络和GPRS无线网络,采用TCP/IP网络通讯、RS-232数据通讯和RS-485数据通讯多种通讯格式。
4、可移动小车安装有纠偏装置,防止可移动小车倾斜卡死。
5、轨道与滑触线为平行设置,小车移动平稳,防止无线网络摄像机摇摆造成画面不稳定,无线网络摄像机预留远程控制接口,可远程控制摄像机位置。
6、机械设计及材料选择采取降噪措施,降低系统噪音。
轨道式巡航无线网络监控系统的几大优点:
本系统可以达到:可移动小车移动速度每分钟3米-30米,可设定:巡检的速度及加速度,定位精度高,定位误差小于2厘米。可以实现自动巡航、定时巡航、远程控制巡航、报警定位、故障跟踪、显示报警位置、显示限位状态、显示伺服状态、显示和工控机的通讯状态、限位保护,同时位置校准、可设定移动小车最大位置数及位置、时钟比对、分钟校验。采用无线轨道巡航监控系统可以大大减化甚至替代人工巡查操作,本系统不会产生过强噪音影响实用,无线监控系统是监控和无线传输技术的结合,它可以将不同地点的现场信息实时通过无线通讯手段传送到监控中心,本系统采用液晶触摸屏做为控制终端,界面高度集成,简单易学,设置方便,易操作,易管理,不需要为新建传输铺设网络、增加设备,轻而易举地实现远程无线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PLC可编程控制器,2、触摸屏,3、多点位置传感器,4、继电器单元,5、伺服系统,6、可移动小车,7、无线网络摄像机,8、限位检测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气连接示意图;其中9、轨道,10、固定架,11、滑触线,12、双集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大禹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大禹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81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