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开收伞的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8202.6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3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秀惠 |
主分类号: | A45B25/08 | 分类号: | A45B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开收伞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开收伞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354874号专利案),现有一种自动开收伞,包含一个伞骨单元1、一个安装在该伞骨单元1内部的开伞弹簧2、一个固设在该伞骨单元1底部的握把3、一个安装在该握把3内部的控制单元4及一个连结在该握把3与该伞骨单元1间的连动单元5。该伞骨单元1具有一支呈多节套接的中棒101、一个固设在该中棒101顶部的上巢102、一个套设在该中棒101且设于该上巢102下方的下巢103及多个枢接在该上巢102与该下巢103上的伞骨支架104,该控制单元4具一支枢设在该握把3的扣勾401、一个用以掣动该扣勾401的按钮402,该中棒101呈收折状态时,该扣勾401将该中棒101一支上杆101’底部嵌制定位,且按压该按钮402,促使该扣勾401脱离对该上杆101’的嵌制,且利用该开伞弹簧2的弹力促使该中棒101由收折状态操作成伸长状态,利用该连动单元5总长受限制的作用,牵动该下巢103趋近于该上巢102,且连动所述伞骨支架104展开,而达到开伞目的。当欲收伞且按压该按钮402时,再利用该扣勾401底端推动一个弹性扣片403,使得该连动单元5的一个卡块501得以自该弹性扣片403中脱离,所述伞骨支架104产生收合,再将该中棒101压缩收合,使该上杆101’受该扣勾401的嵌制,达到收伞目的。
虽然,这种伞具已具有自动开、收伞目的,但是当收伞且将该中棒101压缩收合时,操作者的压制力必须抵抗开伞弹簧2的弹力,若是在压制中不慎滑脱,则中棒101及伞骨支架104会瞬间弹开,不但会造成中棒101损坏,也有伤人的危险。
另外,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560268号专利案、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375888号专利案、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371852号专利案,也都存在有上述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在收伞过程中可产生安全卡制且避免回弹的自动开收伞的安全装置。
本实用新型自动开收伞的安全装置,设置在一个固定座上,该自动开收伞还包含一个固设在该固定座上且由多支杆件套接而成的中棒单元、一个安装在该中棒单元内部的开伞弹簧、一个固设在该中棒单元顶部的上巢、一个对应该上巢且套设在该中棒单元的下巢、多个枢设在该上巢与该下巢的伞骨支架、一个设置在该中棒单元内部且连结于该下巢的连动单元及一个用于控制开、收伞的开关;其中:
该安全装置具有一个轴设在该固定座内部的转盘、一条连结在该转盘的掣动索、一个提供该掣动索始终保持卷绕于该转盘趋势的弹性元件、一个提供该转盘卡制定位的卡制单元、一个套设在该固定座外部的握把及一个套设在该握把与该固定座间的复位弹簧,该转盘具有多个环设在外周面的单向卡齿,该掣动索具有一个连结于该转盘的连结端部、一个连结于该上巢及该连动单元其中一者的牵动端部,该弹性元件的弹力促使该掣动索卷收于该转盘,且该卡制单元具有一个枢设在该固定座的卡制件、一个提供该卡制件弹力的第一弹簧、一个套设在该固定座的控制件及一个提供该控制件弹力的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的弹力大于该第一弹簧,该握把相对于该固定座由一个第一位置滑动至一个第二位置,该握把具有一个推抵件,该握把在该第一位置,该推抵件远离该控制件,该第二弹簧的弹力驱动该控制件与所述单向卡齿分离,该握把在该第二位置,该推抵件推动离该控制件,且该第一弹簧的弹力驱动该卡制件与所述单向卡齿咬合,使转动中的转盘及伸缩中的中棒单元卡止定位,该复位弹簧的弹力始终使该握把保持在位于该第一位置的趋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即使该中棒单元在收合过程中,操作者释放对该中棒单元的施力,则利用该卡制单元对该转盘产生卡制,促使中棒不会受该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产生回弹,且避免危险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自动开收伞的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开收伞的安全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直线III-III所取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沿着图2中的直线IV-IV所取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该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该优选实施例的开伞示意图,说明一个中棒单元呈一个伸长状态,一个伞骨单元呈一个开伞状态;
图7是沿着图6中的直线VII-VII所取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该优选实施例的收伞示意图,说明一个伞骨支架呈一个收伞状态;
图9是沿着图8中的直线IX-IX所取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秀惠,未经陈秀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8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