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可靠的氢氧发生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8592.7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8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任玉画 | 申请(专利权)人: | 历焕波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18;C25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李京楠;张亚军 |
地址: | 100019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可靠 发生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氢氧发生器领域,涉及一种密封性能好、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氢氧发生器系统。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现有的氢氧发生器系统主要由控制开关、变压器、整流器、电解槽组、集气管、水封构成,集气管连接在电解槽组与水封之间,控制开关、变压器、整流器为电解槽组提供直流电源,由集气管采集压力信号通过压力控制器件反馈至控制开关。
现有技术中的电解槽组,是由多个电解槽单元串接组成,其典型结构如中国专利CN2567236Y所揭示,每个电解槽单元由阴、阳极板和夹在它们之间的多块中间导电板构成,阴、阳极板和各中间导电板之间布置有橡胶垫圈,阴、阳极板之间用螺栓紧固,橡胶垫圈有两个作用,一是绝缘,二是密封,这种电解槽存在的问题是:每个电解槽单元的阴、阳极板都要外延有一圈法兰盘,体积大、零件多、浪费材料、成本高、气密性能差,易泄漏。此外,橡胶垫圈是位于两法兰盘之间,通过多个小螺栓夹紧,组装和维修很不方便。
现有技术中的水封,是由水封管、进气管和出气管组成,其典型结构如中国专利CN2553942Y所揭示,出气管同水封管上部的出气口连通,水封管的顶部设有泄压装置,水封管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阀。这种电解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泄压装置容易出现漏气,影响工作正常进行,二是当氢氧混合燃气在火焰切割中出现回火爆燃时,水封中的水会溢出,由于没有回流管,溢出的水只能通过人工操作排放掉,费时、费工、费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氢氧发生器系统,其电解槽组和水封采用了全新的结构,电解槽组采用圆筒式电极,各电极之间不需要设置方框形的橡胶垫圈,零件少,拆装方便,维修容易,密封性好,抗爆性强,水封不使用泄压装置,不会出现漏气,回火爆燃时,水封中溢出的水通过回流管自动返回,不需要人工操作排放,省时、省工、省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可靠的氢氧发生器系统,由控制开关、变压器、整流器、电解槽组、集气管、水封构成,其特征是:每个电解槽组由两个相同的电解槽单元构成,每个电解槽单元由一个内电极筒、多个中间电极筒、一个外电极筒组成,这些电极筒按筒径由小到大的顺序同轴心的套接在一起,内电极筒和各中间电极筒的上部都设置有导气孔,内电极筒和各中间电极筒的下部都设置有导流孔;内电极筒的顶部焊接有上法兰盘,上法兰盘的顶面上设置有排气孔和接线柱;外电极筒的边缘设置有下法兰盘,上、下法兰盘之间设置有绝缘的密封圈;该上、下法兰盘通过螺栓紧固件固定在一起,螺栓紧固件与上、下法兰盘之间设置有绝缘垫片;所述两个电解槽单元的上部通过注液管连通,中部和下部通过导流管连通;所述水封由下筒、上筒、进气管、回水管组成,进气管的底端与下筒的底部连通,进气管的顶部安装有进气阀,上筒内设置有套管,套管的外壁与上筒的内壁之间的空隙构成了溢水腔,套管的顶端通过透气孔与溢水腔的顶部连通,套管的底端与下筒的内腔直接连通,上筒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嘴,出气嘴与溢水腔连通,下筒的内腔中安装有两层分气板,分气板由布满筛孔的筛板构成,所述回水管的顶端与溢水腔的底部连通,回水管的底端与下筒的底部连通,回水管的上部安装有浮子单向阀。
所述各中间电极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由尼龙顶板和尼龙底板夹持定位,尼龙顶板为长圆形,其中心开有圆孔,内电极筒穿置在该圆孔中;尼龙顶板和尼龙底板之间通过尼龙拉杆固定。
所述浮子单向阀由阀体、阀杆、阀杆支座、阀芯组成,阀体的上部设置有回水孔,阀芯固接在阀杆上,阀杆的上端穿置在回水孔中,阀杆的下端穿置在阀杆支座的中心孔中。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电解槽组和水封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使整个氢氧发生器系统得到了优化,运行更加稳定可靠,故障率低,安装维护简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氢氧发生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解槽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水封的外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图7是浮子单向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
1内电极筒 2中间电极筒 3中间电极筒
4中间电极筒 5外电极筒 6导气孔
7导流孔 8上法兰盘 9电解槽单元
10电解槽单元 11注液管 12排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历焕波,未经历焕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8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电解用合金复合打壳锤头
- 下一篇:一种光学镀膜机的烘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