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接顶的沿空留巷充填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8838.0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0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柏建彪;陈勇;刘洪林;慧功领;王襄禹;徐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接顶 沿空留巷 充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充填袋,尤其适用于煤矿采空区回填使用的能接顶的沿空留巷充填袋。
背景技术
利用高水速凝充填材料进行沿空留巷,其充填工艺机械化程度高,留巷效果好。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因沿井下工作面顶板条件复杂,顶板不平(或仰斜或俯斜)、冒落及网兜情况较为常见,如何提高巷旁充填体的接顶率,就成为该领域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专利号为:ZL 200720046802.1公开的“一种带导管柔性充填袋”技术,对消除上述缺陷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仍存在如下问题:在充填袋上部边缘设有多个吊环,在充填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充填袋会下坠,每充填一定的高度后就得上提充填袋,施工复杂;若上提不及时往往会造成充填体不接顶,不利于沿空留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走向长度不受限制,顶板适应能力强的能接顶的沿空留巷充填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带挂钩柔性充填袋,包括方形柔性充填袋,柔性充填袋的顶部设有多个挂钩,充填袋上部周圈均设有多个挂钩,柔性充填袋顶部设有多个供充填进料和排气之用的小导管。
所述的柔性充填袋用布料或纤维布制成;所述的多个小导管为四个,分布在四个角上。
有益效果:充填袋顶部和侧面均设有挂钩能使充填料充分接顶,实现充填材料的早期承载特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广泛是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填袋,2-挂钩,3-小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能接顶的沿空留巷充填袋,包括方形的柔性充填袋1,柔性充填袋1顶部设有多个挂钩2,柔性充填袋1的侧面中间偏上的每只设有绕其一周的多个挂钩2,柔性充填袋1上部还设有四个小导管3,分布在四个角上,供充填进料和排气之用;柔性充填袋1用布料或纤维布制成。使用时将挂钩2挂在充填空间顶板或四周充填时利用充填泵的出浆口压力,通过小导管3将充填袋鼓起充分接触到工作面顶板煤、岩层。
工作过程:
(1)根据沿空留巷要求确定采用何种规格的柔性充填袋1,并快速定位好充填空间位置与大小,并对充填袋1的充填空间区域顶板进行支护,满足安全要求;
(2)清理浮煤,安放柔性充填袋1和架设模板等工作。清理浮煤后安放柔性充填袋1,将柔性充填袋1顶板上的挂钩2挂到顶板钢丝网上,然后架设模板,最后将柔性充填袋1四周的挂钩挂到顶板或四周;
(3)将经泵送到充填点的充填管插入到柔性充填袋1预留的任一条小导管3中,进行充填;
(4)充填时,等柔性充填袋1内浆料逐渐增高,当充填体快要接顶时,密切观察情况,首先用绳将外溢浆液的小导管3捆扎,然后利用充填泵的出浆口压力,将充填袋鼓起充分接触到顶板煤、岩层中,不留缝隙。一旦接顶成功,立即将注浆管从柔性充填袋1内拿出并立即停止充填,用绳将小导管3捆扎结实,防止浆液外溢;
(5)充填收尾工作:打开清水,清洗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8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瓶式压缩天然气地下储气井
- 下一篇:辅助支撑装置及液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