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极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8874.7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3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刚;吴凤明;胡德江;祖永胜;赵小龙;沈诗萍;田爽;王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04 | 分类号: | B23K35/04;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极,用于圆柱形动力电池正、负机端面焊杯的焊接,属于焊机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圆柱形动力电池的连接与组装过程当中,为提高电池的焊接强度与焊接质量,提高电池的动力性能,实现大倍率充放电,需要对电池正负极两端焊接焊杯5。焊杯5是一个直径比电池直径略大的金属梯形圆杯,圆杯的底部是与电池3的正极面相接触,中央有三个定位爪,四周有四个对等的开槽,每个开槽两边有两个凹点,共八点,这八个点就是要焊接的焊点,焊杯5的杯壁与电池3的底部负极相接触,杯壁四周有四个对等的开槽,开槽的两边分别焊两点,共八个焊点。
目前国内外电池生产企业主要采用电阻焊机,完成焊杯与电池正负极端面的焊接,所采用的焊极多为一对圆柱形焊极,此焊极由一对对称的焊极组成。它们的两根焊极分别接到焊机电源的正负极上,焊极的一端放在焊杯的杯壁开槽处,另一端放在电池外壳上。由于平行焊极的压力作用而紧密粘合,当焊机电源接通后电流从一根焊极流出通过焊杯杯壁经电池外壳流向另一根焊极,由于焊杯杯壁与电池外壳交叉点处的电流相对集中,故交叉处会产生高热直至将此处熔化,从而达到焊接的目的。依靠距离、压力或其它条件的触发形成供电流回路,利用电流、电阻的有关原理,将上面讲到的交叉点熔化而完成焊接。
现有技术中,采用圆柱平行焊极焊接焊杯5,可以完成杯壁开槽处一点的焊接,但由于焊极的本身结构特点,每完成一次焊接都需将电池棒转一次位,从而使接触电池一端的焊极因焊机的压力作用造成在电池外壳上形成凹坑,共八处,对电池造成损伤;另外圆柱形焊极一端与电池外壳相接触,因接触点面积小,电阻增大,过流量大,焊接时产生热量,会击穿电池外壳表面镀镍层,产生焊印和烧伤现象。这样虽然能够完成电池棒的焊接,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很难保证焊接质量。要实现保质保量的连续焊接,还需要增加投资添置性能更好的焊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接效率高、焊接效果好,能够满足焊接质量要求的焊极。
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焊极1的接触端面为圆形平面,焊极的接触端面为弧形面。焊极的接触端面与圆柱形电池外表面相吻合。焊极上与焊极相临侧壁为平面,另一侧壁为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焊极原有设计的情况下,实现了与电池外壳一端相接触的焊极,压力分散、电阻变小、过流变小、压力降低,有效的解决了在连接电池棒焊接中与电池外壳相接处时对电池外壳的损伤,并且有效的提高可焊极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焊接2的侧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焊极1的接触端面为圆形平面,焊极2接触端面为弧形面。确保焊极2的接触端面与圆柱形电池壳外表面紧密配合,焊极1与焊极2平行,焊极2上与焊极1相临侧壁为平面,另一侧壁为半圆形。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焊极1固定于焊机的焊极爪上,将焊极1的接触端面放在焊件5上,焊极2根据圆柱形电池3外壳形状,将焊极2的接触面加工弧形面,与电池3壳外表面形状相吻合,焊接时,用焊件5将要焊接的两个电池3连接在一起,电池3之间加上绝缘圈4,在预焊前焊极1落下,将电池3卡住并固定,这样可以增大与电池的接触面积,在焊接时可以达到接触面积增大、电阻变小、过流量变小、热量降低、焊接时不产生火花、焊极压力分散均匀。这样在焊接时对电池外壳不会造成损伤,以保证另一端焊极的焊接效果,提高电池棒的焊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8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四通阀焊接通用工装
- 下一篇:纵缝自动焊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