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遥感与GIS的地理模拟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9176.9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6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童小华;冯永玖;刘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遥感 gis 地理 模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理模拟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遥感与GIS的地理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自Wolfram提出利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认识系统的复杂性以来,CA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城市地理领域,元胞自动机被用来模拟城市形态演化和土地利用变化,预测不同规划限制条件下城市的未来可能情景。目前,元胞自动机模拟已成为认识和理解城市复杂空间格局和演化过程的有效手段。
在地理CA模拟中,城市形态从前一状态演化到下一状态,所依据的是反映城市生长机理的转换规则。因此,转换规则的定义就成为了地理CA城市模拟的核心。国内外研究中,多种方法被用来分析空间变量,从而获取地理CA的规则,这些方法主要包括:(1)空间统计方法,如最小二乘方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等;(2)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如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免疫智能、及支持向量机等;(3)系统动力学方法,等。但是,影响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变量之间往往存在严重的相关性,传统的空间统计方法无法消除变量多重共线带来的不利影响,且不能够很好地刻画城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因此模拟结果较难反映城市的真实形态;而研究认为,一些智能化建模方法却可以得到较好的模拟结果,但是其参数物理意义并不明确。因此,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既能消除空间变量的相关性、反映城市发展的非线性过程,同时其参数又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转换规则。
方法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以较合理的计算代价,得到较为合理的转换规则和模拟结果,且其预测结果也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决策提供有用的参考的基于遥感与GIS的地理模拟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遥感与GIS的地理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核主成分分析空间数据处理模块、地理元胞自动机模拟子系统、显示器、遥感影像处理模块,所述的输入端、核主成分分析空间数据处理模块、地理元胞自动机模拟子系统、显示器依次连接,所述的遥感影像处理模块分别与输入端、地理元胞自动机模拟子系统连接。
所述的核主成分分析空间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转换模块、处理器,所述的数据转换模块与处理器连接,所述的数据转换模块与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地理元胞自动机模拟子系统包括模拟器、比较模块、存储器,所述的模拟器、比较模块、存储器依次连接,所述的模拟器与处理器连接,所述的比较模块分别与遥感影像处理模块、显示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核主成分分析可以在信息损失最小的前提下,对空间变量进行降维处理,且能用核方法实现地理CA建模中空间变量的非线性主成分提取。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城市发展复杂非线性过程。
(2)利用地理元胞自动机模拟子系统SimUrban,可以方便地提取地理空间变量、获取空间样本数据,以及进行其他方面的预处理;同时该框架可以方便地执行多种元胞模型(如本文的KPCA-CA(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地理元胞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精度评定。
(3)从模拟结果与实际统计的比较来看,本实用新型的结果也更符合城市演化的真实情况。该研究表明,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以较合理的计算代价,得到较为合理的转换规则和模拟结果,而其预测结果也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决策提供有用的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遥感与GIS的地理模拟系统,包括输入端1、核主成分分析空间数据处理模块2、地理元胞自动机模拟子系统3、显示器4、遥感影像处理模块5,所述的输入端1、核主成分分析空间数据处理模块2、地理元胞自动机模拟子系统3、显示器4依次连接,所述的遥感影像处理模块5分别与输入端1、地理元胞自动机模拟子系统3连接。所述的核主成分分析空间数据处理模块2包括数据转换模块21、处理器22,所述的数据转换模块21与处理器22连接,所述的数据转换模块21与输入端1连接。所述的地理元胞自动机模拟子系统3包括模拟器31、比较模块32、存储器33,所述的模拟器31、比较模块32、存储器33依次连接,所述的模拟器31与处理器22连接,所述的比较模块32分别与遥感影像处理模块5、显示器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91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