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排管热水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9421.6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1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博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热水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热发生装置的流体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排管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锅炉结构形式都为锅筒式,此结构形式的锅炉管内介质对流速度慢,传热面积小,烟气排放温度高,热量损失大,热效率低,材料耗量大,制造成本高,运行时需要很多电动辅机,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利用排管取代锅筒,来提高锅炉热效率的高效节能卧式排管热水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上主管、下主管、燃烧室、燃烧室排管、烟气辐射排管、挡烟墙、耐火墙。本实用新型是由上下主管构成大体框架,燃烧室排管和烟气辐射排管,分别焊接在主管路上,整个锅炉全部由金属排管构成,燃烧室上部分为排管炉排,燃烧室两侧有竖直排管,竖直排管两端焊接在上下主管路上,排管炉排上部分由水平排管构成。
所述排管由燃烧室排管和烟气辐射排管两部分构成。
所述燃烧室分为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
所述燃烧室排管由竖直排管,排管炉排,水平排管构成。
所述烟气辐射排管由多组单排排管焊接组合构成,单排排管之间一定距离设有挡烟墙,单排排管的形状有直筒状、翅片状、螺旋状。
所述排管组件,前后两侧由耐火砖砌成,顶部由耐火材料浇注而成。
所述卧式排管热水锅炉壳体上设有:填料口、进风口、清灰口、观察孔、进水口、出水口、排烟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排管式结构使锅炉受热面积加大,热量吸收充分,锅炉提温快,余热利用合理,使锅炉热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锅炉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可取消部分电动辅助设备,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排管炉排的放大图。
图5为直筒状单排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翅片状单排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主管,2、添料口,3、添料口,4、进风口,5、水平排管,6、排管炉排,7、竖直排管,8、下主管,9、清灰口,10、进风口,11、单排排管,12、挡烟墙,13、耐火墙,14、排烟口,15、进水口,16、第一燃烧室,17、第二燃烧室,18、观察孔,19出水口,20燃烧室,21、清灰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中,卧式排管热水锅炉是由上主管(1)、下主管(8)构成大体框架,在炉体内设置了第一燃烧室(16)和第二燃烧室(17),整个锅炉全部由金属排管构成,整个锅炉的排管主要有燃烧室排管和烟气辐射排管组成,燃烧室排管和烟气辐射排管分别焊接在主管路上。燃烧室排管又分为:竖直排管(7),排管炉排(6),水平排管(5);燃烧室上方为排管炉排(6),排管炉排(6)顶部为水平排管(5),水平排管(5)与主管相连;燃烧室两侧有竖直排管(7),竖直排管(7)两端焊接在上主管(1)、下主管(8)上。烟气辐射排管分别由单排排管(11)焊接组合而成,单排排管(11)之间一定距离内设有挡烟墙(12),用来控制烟气走向,整个排管组件前后两侧均由耐火砖砌成耐火墙(13),排管组件顶部由耐火材料浇注而成,本实用新型壳体上设有:添料口(2)、添料口(3)、进风口(4)、进风口(10)、清灰口(9)、观察孔(18)、进水口(15)、出水口(19)、排烟口(14)等。
实施例2:图2中,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炉体内由两个燃烧室换成了一个燃烧室,单排排管的形状由如图5所示的直筒状换成了螺旋状,也可换成如图6所示的翅片状,其受热面积更显著。在实施例1中的第二燃烧室在此实施例中全部由如图4所示的排管炉排填充。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似,不再累述。
实施例3:图3中,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增加了炉体内单排排管之间的挡烟墙数量,在卧式排管锅炉的顶部又增加了一道烟气通道,延长了气体在锅炉内的加热时间,更适合于大规模工程的应用。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似,不再累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炉体内燃烧室的个数和单排排管的形状可根据企业所需进行选择,单排排管的形状采用翅片状或螺旋状,可加大气体在炉体内的受热面积,热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博,未经刘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9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镶入式易拉盖
- 下一篇:应用于电力综合测控仪的电源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