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力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9772.7 | 申请日: | 201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9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岳仁;吴展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展科 |
主分类号: | B25B23/142 | 分类号: | B25B23/14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方剑宏 |
地址: | 312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力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力扳手,属于一种计量螺钉和螺母锁紧力矩大小的扭力扳手。
背景技术:
扭力扳手主要是一种可以显示扳手的扭力值大小的手动计量工具,主要有指示式和预置式两种扭力扳手,其中,预置式是通过施加扳手一定扭力,当该扭力达到设定的扭力值,即发生声响与手感,并同时完成所预置扭力值。其采用杠杆力学结构原理,即通过施力端设置的杠杆,与设置于管身另一端与弹性机构所顶持的顶块相接触,通过弹簧压力大小来设置扳手的扭力值大小。但往往由于套管内杠杆与顶块的设置会有所差异,以及杠杆与顶块的接触不良,导致扳手的施力与顶块的受力无法相同,上述结构导致测量结果的不灵敏和不准确,另外,现有的单头扭力扳手只能实现单向测量,这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造成许多不便。
在上述基础上,作出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置式结构新颖、计量稳定、准确性好的扭力扳手。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扭力扳手,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沿壳体的中心轴线依次安装有杠杆、接杆、拨块、顶杆和弹簧,其中,接杆枢装于壳体内,接杆一端与杠杆联动连接,接杆另一端上设置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一拨槽,与接杆相对应设置的顶杆一端亦设置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二拨槽,第一拨槽与第二拨槽对应设置形成一个空腔,呈方形的拨块设置于该空腔内,弹簧安装于顶杆上。
进一步的设置如下:
在壳体上设置有一可拆卸的盖板。
杠杆枢装于壳体的前端,杠杆的头部前一端设有方榫用于套接套筒或螺纹元件,接杆通过接杆销安装于壳体内的接杆座上,接杆一端与杠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联动连接。
弹簧安装与顶杆与螺堵之间,调节套与螺堵相连,调节螺丝与调节套螺纹连接,并通过弹性销和调节螺帽固定,主刻度线设置于调节套上,分刻度线设于调节螺丝上,在壳体上对应主刻度线和分刻度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显示孔。
当拨块处于静止(初始)状态时,拨块的两端与两梯形拨槽的槽底接触,而当拨块顺时针或逆时针发生转动,拨块在杠杆的作用下转过一定距离,拨块的两对角分别与两梯形拨槽的槽底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杠杆、接杆、顶块和顶杆的联动设计,取消了原有接杆用固定轴销,使结构更加简单稳定;
2、通过改进杠杆的受力及与弹性机构的设置,在初始状态及工作状态下,壳体内的换向机构和弹性机构始终处于中心轴线上,同时,通过梯形拨槽和拨块的设置,有效的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施加力和测量值的准确性;
3、换向机构的设置,可实现双向计量,使用更加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扭力扳手,包括壳体1,壳体1优选采用铝合金壳体,壳体1上设置有一盖板11,盖板11可拆卸,以方便维修时使用,在壳体1内沿壳体1的中心轴线依次安装有换向装置2、弹性机构3、及调节机构4,其中,换向机构2包括枢装于壳体1前端的杠杆21,杠杆21的头部前一端设有方榫用于套接套筒或螺纹元件,接杆22通过接杆销24安装于壳体1内的接杆座23上,接杆22一端与杠杆2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25联动连接,在接杆2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一拨槽26,与接杆22相对应设置的顶杆27一端亦设置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二拨槽28,第一拨槽26与第二拨槽28对应设置形成一个空腔,呈方形的拨块29设置于该腔体内,通过两面设置梯形拨槽,梯形拨槽的槽底与拨块相适配,这样,当拨块处于静止(初始)状态时,拨块的两端与两梯形拨槽的槽底接触,而当拨块在杠杆的作用,顺时针或逆时针发生转动,拨块在杠杆的作用下转过一定距离,拨块的两对角分别与两梯形拨槽的槽底相接触,这样,一方面,可有效保持整个机构的稳定性,以及测量时的准确;另一方面,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可实现双向的计量。弹性机构3主要包括安装于壳体1内的螺堵31,弹簧32安装于顶杆27和螺堵31之间,调节机构4安装于壳体1的尾端,包括与螺堵31相连的调节套41,调节螺丝42与调节套41螺纹连接,并通过弹性销43和调节螺帽44固定,主刻度线设置于调节套41上,分刻度线设于调节螺丝42上,在壳体1上对应主刻度线和分刻度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显示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展科,未经吴展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97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凹茎麻点网纹扳手
- 下一篇:转盘式多工位自动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