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伸缩调节的室外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0096.5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7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瑞典 |
主分类号: | H01Q1/10 | 分类号: | H01Q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蔡蔚毅 |
地址: | 51040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调节 室外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室外天线包括带有引向器的主支撑杆和两个辅支撑杆,以及相应的两个反射网,两个反射网呈八字固定在主支撑杆上,两个辅支撑杆对称设置在主支撑杆的两侧,因此主支撑杆、两个辅支撑杆和相应的两个反射网相互之间处于撑开状态,该状态便于信号的接收。其存在的问题是室外天线的两个辅支撑杆使用状态时会占据相当大的空间,不方便运输、存放。在运输和存放的过程中,主支撑杆和两个辅支撑杆,以及相应的两个反射网是相互分开的,只有在使用时,才通过连接紧固件装配在一起。所以在运输时需要将室外天线拆卸开来,而在使用时则需要装配起来,这种装、卸操作涉及的部件多,相对复杂,不方便使用者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于可以以主支撑杆为依托,辅支撑杆既可以撑开又可以合拢的可伸缩调节的室外天线。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可伸缩调节的室外天线,包括固定有引向器的主支撑杆和两个辅支撑杆,以及相应的两个反射网,在所述的主支撑杆后段上设有固定件,所述的两个辅支撑杆尾端两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件上,所述的主支撑杆首段上设有滑杆,所述的滑杆与辅支撑杆之间设有转臂,所述的转臂两端分别与滑杆和辅支撑杆铰接。
由于主支撑杆首段上设有滑杆,滑杆可在主支撑杆的首段上伸缩滑动。滑杆向主支撑杆外伸出至尽头为收起状态,滑杆向主支撑杆内收缩到底为撑开状态。收起状态可以大大地减小室外天线的体积,方便运输和存放,一旦需要使用,只要推动前转臂和后转臂处于撑开状态。该实用新型具有收放操作简单、容易,既便于运输、存放又便于安装使用的有点。
附图说明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调节的室外天线立体装配图。
图2为图1装配后撑开状态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2中两个辅支撑杆收起呈半撑开状态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1两个辅支撑杆收起状态时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可伸缩调节的室外天线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2、3、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调节的室外天线,包括固定有引向器1的主支撑杆2和两个辅支撑杆3,以及相应的两个反射网4,主支撑杆2和两个辅支撑杆3由方形铝管制成,引向器1由圆形铝管制成。在主支撑杆2后段上设有固定件5,两个辅支撑杆3尾端两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件5上,固定件5由两个塑料半壳合在一起构成,从两侧安装固定在主支撑杆2上。
主支撑杆2的尾段上设有振子16,主支撑杆2的首段7上设有滑杆8,首段7为主支撑杆2的一部分,本实施例首段7为塑料制成的方形管,套接固定在方形铝管上。
滑杆8与辅支撑杆3之间设有由两个塑料半臂合在一起构成的转臂6,转臂6两端分别与滑杆8和辅支撑杆3铰接。转臂6尾端设有尾端轴孔10,滑杆8上的引向器1设置在尾端轴孔10中形成铰接。转臂6前端设有前端轴孔11,辅支撑杆3前端的引向器1设置在前端轴孔11中形成铰接。该铰接结构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部件,仅仅利用引向器1作为转轴,而在塑料转臂6上预留两个连接轴孔,就实现了铰接,结构简单。装配时,只要将两个对称的塑料半臂从两侧夹在滑杆8和两个辅支撑杆3上即可,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在固定件5的两个塑料半壳合上设有固定轴孔9,辅支撑杆3尾端的引向器1设置在固定轴孔9中形成铰接。同样该铰接结构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部件,仅仅利用辅支撑杆3上的引向器1作为转轴,而在固定件5上预留两个连接轴孔,就实现了铰接,结构简单。装配时,只要将两个对称的塑料半壳从两侧夹在主支撑杆2和两个辅支撑杆3上即可,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如图1中所示,首段7上设有定位孔12,滑杆8上设有向定位孔12弹起的卡头13。卡头13设置在C形弹片14上,可以在金属片上冲压而成,制造简单,C形弹片14卡在滑杆8端部内管道的侧孔15中,按住C形弹片14放入到主支撑杆2管孔中松开,C形弹片14张开开在管孔内,卡头13落在侧孔15内,装配方便。
调节转臂6在主支撑杆端部的位置就可以实现收起和撑开,操作容易,装配也简单、快捷,便于运输、存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瑞典,未经杨瑞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0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楔式射频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可屏蔽信号的新型射频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