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海耐压舱漏水的远程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0393.X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5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曾志刚;王晓媛;张鑫;刘敬彪;章雪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3/00 | 分类号: | G01M3/00;G01M3/4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耐压 漏水 远程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深海环境下,便于船上操作人员对深海耐压舱是否进水状态进行实时检测的装置,具体是深海耐压舱漏水的远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深海探测与作业装备是探查海底热液硫化物等深海资源的主要手段与途径,对深海电子系统的耐压保护主要依赖深海耐压舱。由于耐压舱在深海环境下需要耐受较高的外压,而内压仅为1个大气压,因此在受到外力冲击或在海底长期工作的情况下,进水的情况经常发生,导致耐压舱内电子系统损坏/报废,更有产生直接损害作业装备或传感器的情况。
目前已成熟应用的深海耐压舱漏水检测技术方法主要是依赖深海电子系统内部的湿敏电阻或梳状短路桥来实现系统自身的漏水检测与自保护,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深海电子系统本身的漏水检测电路在检测到漏水的情况下,只能依赖远程通信技术让船上的操作人员获知漏水事件的发生,然而现场发生的其他突发事件完全有可以使该系统通信中断,产生短路的情况,所以影响船上操作人员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深海电子系统本身的自保护电路虽然可以及时切断电源,但无法反馈信息至船上操作人员,船上操作人员未获知漏水信息也未及时回收装备,长时间的漏水将导致整个电子系统完全报废,甚至海水有可能通过深水电缆等连接件进入与其连接的其他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远程实时检测深海耐压舱的漏水情况,并及时反馈漏水信息至船上操作人员的深海耐压舱漏水的远程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深海耐压舱漏水的远程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路和检测片,所述船上检测电路通过第一导线与海水中耐压舱内的检测片连接;所述检测电路通过第二导线与海水中金属头连接。
所述检测片为两层漏水检测片,由内层金属片和外层海绵组成,所述金属片与海绵连接为一体结构,并该金属片与第一导线一端固接;所述外层海绵贴附于耐压舱的内壁上。
所述检测电路的接地端口与第一导线连接;该检测电路的信号端口与第二导线连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采用同轴电缆连接。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二运算放大器,第一、二三极管,蜂鸣器,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接,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接,其反相输入端与接地端口相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相接,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信号端口相接,其反相输入端与接地端口相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还与发光二极管相接;所述第一、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蜂鸣器一端相接,蜂鸣器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相接。
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第八电阻,第一、第二电容;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4管脚与+12V电源相接,其11管脚与-12V电源相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与接地端口相接,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及蜂鸣器的一端管脚相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及蜂鸣器的一管脚相接,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及第六电阻与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4管脚与+12V电源相接,其11管脚与-12V电源相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信号端口相接,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及第二电容与接地端相接,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与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接;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接,该第七电阻一端与第六电阻相接,另一端与第八电阻相接;所述信号端口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一、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及蜂鸣器的一管脚相接,信号端口通过第五电阻R5与接地端口相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12V电源相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12V电源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蜂鸣器另一管脚相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深海耐压舱内漏水检测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03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读数显微镜的疲劳试验机
- 下一篇:变送器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