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电化学流通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0782.2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1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建民 |
主分类号: | G01N27/28 | 分类号: | G01N27/28;G01N27/48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庆年;张景宏 |
地址: | 272023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电化学 流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电化学流通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化学中有一种灵敏度可达微克级含量的分析技术,统称为溶出法,溶出法又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电位溶出;另一类为伏安溶出,其中伏安溶出又称之为阳极溶出。这两种溶出的基本原理前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通过辅助电极C对工作电极W施加一个富集电位,在富集电位的作用下,待测离子在工作电极表面还原,之后如系电位溶出,则断开富集电位,溶液中的氧化剂氧化已还原的金属,以铅为例,在特定的溶液中,和相应的电位下,铅离子先被还原成金属铅,在氧化剂的作用下,铅再被氧化成离子进入溶液,成为铅离子,通过参比电极R测定氧化所需时间,与标准溶液氧化的时间比较,可测得铅离子的含量。如系阳极溶出,后半过程为通过辅助电极C对工作电极施加一个反方向扫描电位,当到达铅的半波电位,铅金属失去电子变为铅离子重新进入溶液,检测铅变为铅离子后所产生的电流,与标准溶液比较,就可获得铅离子浓度含量。电化学溶出法是一种用于低含量成份检测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为提高富集效率也就是提高灵敏度,在富集过程中旋转工作电极以搅动溶液;为提高重复性和灵敏度,在溶出前溶液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静止,待溶液完全静止之后再行溶出,一般在电极轴上方联接一个电机,同样为提高灵敏度,当使用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时,玻碳电极需预镀汞膜,调节电机转速,一般固定在2000—3000转/分钟,另外辅助电极C和参比电极R固定在旋转电极侧面,电解池开口方向向上,内置溶液,工作电极W、辅助电极C及参比电极R方向向下,浸入到溶液中。另一种模式为工作电极W固定不动,另外辅助电极C及参比电极R固定在工作电极W侧面,三电极方向向下,浸入到加入溶液的电解池中,在电解池底部放置一搅拌子,再用磁力使搅拌子匀速转动,这样可使带动整个溶液运动,达到搅拌溶液,提高富集效率的目的。还有一种形式,也是三电极方向向下固定不动,采用电机转动带动电解池整体转动,以带动溶液转动,达到搅动溶液,提高富集效率的目的。这几种方式都可以有效地搅动溶液,提高富集效率,也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三电极方向向下,电解池开口方向向上的方式,当一次工作过程结束之后,整体更换电解池或更换电解池内的溶液,再进行下一次的分析。
这些形式可以满足一般分析要求,但如果用于自动更新试剂及样品的自动分析检测则很难实现。一是仅开口向上的电解池无法彻底干净地排出分析后的溶液,一般都是手工取下容器杯倾倒溶液,更换容器或溶液,这种方式很难实现自动控制。二是以玻碳为工作电极的形式镀汞完成后需要拆下玻碳,检查所镀汞膜是否满足要求,由于玻碳电极伸入电解池内,拆下电极也很麻烦。
在电化学分析方法中还有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极谱分析方法,具体的仪器称之为极谱仪,就是指以可更新的汞滴作为工作电极,在工作电极上施加扫描电位,检测获得相应电流的一种电化学分析仪器,可以用于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及一些理论研究。从实用新型极谱仪后,其电极结构基本形式就已确定,开始时以快速下滴的汞滴作为工作电极,做一次实验要消耗很多滴汞。这种形式的电极制作的极谱仪检测灵敏度不高,实用价值有限,至今还有应用,大多应用于学生实验,用于演示经典极谱仪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一种称之为单扫极谱分析方法,使电极的形式及分析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进。这种方法是让汞通过内孔极细的毛细管,到毛细管下端形成一个汞滴,总用时一般7秒时间。前5秒用于汞滴的增长,后期进行扫描,一般扫描时间为2秒,这种形式是近代极谱仪的最基本形式,称之为单扫极谱法。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多种扫描方法,如方波极谱、脉冲极谱等,统称为现代极谱分析,其中单扫极谱法应用最为普遍。现代极谱分析方法的出现,使得极谱分析方法真正走向实用,我国有许多检测方法,规定国标法即为单扫极谱分析方法。
从经典极谱到现代极谱,电极的基本形式变化不大,只是从一次分析需几十到上百滴汞,到一次分析只需一滴汞作为电极,仍摆脱不了滴汞电极的限制。在分析过程中,汞滴不断增大,大到一定程度后受重力影响将自动脱落,汞滴属自动脱落,不受控制,这就大大限制了极谱分析方法的应用。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推出了一种可控的滴汞电极,国内称之为静汞电极。这种电极排汞可控,汞滴能长时间悬挂,使得极谱分析又前进了一步,但极谱分析的基本形式没有变化,仍然是毛细管下端悬挂汞滴,电解池的开口方向向上,毛细管作为滴汞或静汞电极的载体,与其它电极一道浸入到开口方向向上的电解池中的溶液中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建民,未经许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07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