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经编机用针的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1202.1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4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许致中;蔡颖宪;赵争锋;杨莉莉;许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奈瓷(西安)应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7/00 | 分类号: | D04B2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佘文英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经编机用针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机用针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经编机用针的固定装置,如图5所示,其中间板4上的凸起5及弹片6通常加工在一起,当针杆2在进行插拔时,中间板4上的凸起5和弹片6会同时动作以定位和夹紧针杆2。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弹片6本身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及塑性变形,这些都会影响针杆插拔力度的一致性并导致插拔力度的迅速下降而出现针杆松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经编机用针的固定装置,该装置制造成本低,定位准确,使用方便,拆卸快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经编机用针的固定装置,其所用的针由针头、针杆及凹槽构成;所用的固定装置由上盖板、中间板和下盖板焊接而成;其特征是中间板上加工有凸起、弹片以及缺口,凸起和弹片相互独立,弹片的伸长方向与针杆插入中间板的方向相同,缺口边缘加工有圆角;针杆沿导向槽插入固定装置内,直至凹槽与中间板的凸起完全咬合以实现针杆的定位。
其中在中间板上的凸起及弹片加工有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中间板上的凸起及弹片在针杆插入时分别独立作用,其优点是:
1、提高了针杆在中间板上定位的准确度;
2、优化了中间板结构,降低了中间板的加工难度;
3、大幅提高了针杆在中间板内的插拔次数,提高了定位的牢靠性;
4、保证了针杆插拔力度的一致性;
5、由于缩短了弹片的长度尺寸,从而有效的减小中间板的尺寸,使本固定装置可以应用到更小的使用场合;
6、中间板上弹片的伸长方向与针杆插入方向的一致可使针杆顺利准确插入中间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针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间板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现有经编机用针的固定装置的定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定位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定位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针在针杆2上加工有凹槽3。针杆2沿导向槽9插入中间板4,针杆2上的凹槽3与中间板4上的凸起5完全咬合在一起,同时中间板上的弹片6受针杆2的侧边7的挤压发生弹性变形而紧紧压住针杆2,从而实现针杆2的准确、牢靠固定。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是由上盖板10、中间板4和下盖板12叠加焊接在一起,以圆弧端并齐定位。中间板4的长度短于上盖板10及下盖板12,在焊接后形成一段空缺13,载体11的一端插入空缺13并用粘接胶胶结固定;载体11通常是压电双晶片。
如图6、图7所示,针杆2沿导向槽9插入中间板4时,由于针杆2在插入时的挤压,中间板4上的弹片6发生弹性变形而挤压住针杆2,同时弹片6的位置也从A处移动到E处(即从附图中的虚线位置移动到实线位置),直至针杆2上的凹槽3与中间板4上的凸起5完全咬合,弹片6的位置再从E点恢复的最终的B点,针杆的位置也到达D点。以实现针杆2在中间板4上的准确牢靠固定。
针杆2从中间板4拔出时,针杆2的侧边7先将弹片6挤压至E,待针杆2上的凹槽3与中间板4上的凸起6脱离至位置C时,中间板4上的弹片6从位置E复位到位置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奈瓷(西安)应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奈瓷(西安)应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1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抽风装置的立式间色圆编机
- 下一篇: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