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电炉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1604.1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1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香平;张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8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炉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电炉上配套使用的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较好安全性的铜电炉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加工中,生产铜瓦、铜锅轮、铜套等的铜电炉是不可缺少的必要设备,它是利用煤或煤气燃烧的火焰直接对铜进行加热,由于其温度较高,在铜电炉的外壁需要安装冷却装置来防止炉壁被熔化或烧坏。
目前,在使用铜电炉的过程中,时常会有胶管漏水现象以及因冷却棒影响设备绝缘造成故障的情况发生,工作人员对事故进行研究后,发现铜电炉的冷却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冷却水管的接头较短,输水的胶管与接头连接后容易与冷却水圈的表面接触,由于铜电炉开炉时冷却水圈的温度较高,因此连接的胶管很容易被烧坏,从而出现了漏水现象,影响了冷却水的循环,甚至还会影响设备的绝缘,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
2、在铜电炉运行过程中,冷却棒接头易与电极座接触,也会影响设备的绝缘,虽然在冷却棒的下端垫有一层用于绝缘的云母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冷却棒的运行容易造成云母片的脱落,云母片脱落后还是不能保证电极座与冷却棒之间的绝缘,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在铜电炉的冷却装置上连接的胶管容易被冷却水圈烧坏以及冷却棒与电极座之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并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送水胶管和冷却棒使用时安全性的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铜电炉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圈和冷却棒,冷却棒的一端穿过电极座伸入铜电炉内,另一端连接有冷却棒接头;其特征在于,在冷却棒接头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位于冷却棒接头的前端。
所述冷却水圈的两端均连接有冷却水圈接头,所述冷却水圈接头的长度为30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加长冷却水圈的接头,增加了胶管与冷却水圈之间的距离,使胶管不会因为接触冷却水圈的外壁而被烫伤、损坏,从根本上杜绝了设备事故的发生;
2、由于将冷却棒的接头下了一个台阶,使冷却棒与电极座之间也形成了较大的间隙,保证了电极座与冷却棒之间的绝缘,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3、不需要在冷却棒上设置云母片来绝缘,结构更加简单,也降低了设备制造的成本,同时也减少了频繁检修消耗的大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铜电炉上冷却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铜电炉上冷却水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水圈,2—冷却棒,3—电极座,4—铜电炉,5—冷却棒接头,6—环形凹槽,7—冷却水圈接头,8—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铜电炉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圈1和冷却棒2,冷却棒2的一端穿过电极座3伸入铜电炉4内,另一端连接有冷却棒接头5,冷却棒接头5又与冷却水圈1相连,冷却棒、冷却水圈及其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详述;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在冷却棒接头5上设有环形凹槽6,所述环形凹槽6位于冷却棒接头5的前端。
参见图1,安装时,冷却棒接头5的前端伸入电极座3的内腔,由于电极座3的内腔具有一定空间,因此设置环形凹槽6后,在电极座3与冷却棒接头5之间能够完全隔绝,避免其相互接触,保证了电极座的绝缘性;同时也不再需要安装云母片作为绝缘层,结构更加简单,而且还能节约成本。
参见图2,所述冷却水圈1的两端均连接有冷却水圈接头7,冷却水圈接头7上设有均匀间隔的圆锥状的凹槽,在冷却水圈接头7的另一端连接水管8,冷却水经水管8输入冷却水圈1,并经另一端的水管排出;为防止铜电炉在开炉时,冷却水圈的温度过高烧坏水管8,将冷却水圈接头7的长度设置为30mm,这样可有效保护两端水管8不被烧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1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离子活氧仿真生态盆景
- 下一篇:一种圆盘给料机料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