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1743.4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3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铭;齐小岩;张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艺塑料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2 | 分类号: | F16L47/02;F16L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软管 焊接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软管,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复合软管,其包括氟塑料管11和包裹在氟塑料管11外壁上的钢丝层12,这种软管的使用温度为小于等于180℃。制作输送管路时,需要将复合软管与其他金属材质的管道焊接在一起,焊接时,温度可高达1000℃,远远大于软管的使用温度,因此,该软管不能实现与其他管道的焊接。为了能使该软管与其他金属材质的管道焊接,必须为该复合软管设计一焊接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耐热性能好,可与其他管道焊接。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在焊接时用于保护复合软管,其包括接头、套筒和防火套;所述接头的一端插入所述复合软管内;所述套筒扣压在所述接头和复合软管的外表面上;所述防火套包裹着所述套筒和复合软管。
上述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冷凝箱及一套冷却液循环系统,所述冷凝箱的顶壁上设有一孔,所述复合软管、接头、套筒和防火套置于所述冷凝箱内,所述接头伸出所述复合软管的一端通过该孔伸出所述冷凝箱。
上述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接头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上述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套筒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上述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其中,所述防火套采用防火硅橡胶材料制成。
上述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复合软管包括塑料管和包裹在所述塑料管外表面上的金属编织层。
上述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塑料管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氟塑料管。
上述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编织层为钢丝编织层。
本实用新型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采用不锈钢接头当焊接端,采用防火套保护复合软管,可实现与其他管道的焊接;防火套采用防火硅橡胶制成,耐热性能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现有技术的复合软管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实施例一的剖视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实施例一的剖视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2~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20在焊接时用于保护复合软管30,该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20包括接头21、套筒22和防火套23;
所述接头21的一端插入所述复合软管30内;
所述套筒22扣压在所述接头21和复合软管30的外表面上;
所述防火套23包裹着所述套筒22和复合软管30。
如图2所示,所述接头21一端插入所述复合软管30内,该接头2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复合软管30外,所述接头2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接头21伸出所述复合软管30外的一端用于与其它管道焊接;
所述套筒22一部分扣压在所述复合软管30的外表面上,该套筒22的其余部分扣压在所述接头21的外表面上,所述套筒22的作用是固定所述接头21相对所述复合软管30的位置;
所述套筒22只覆盖了部分所述接头21的外表面以及小部分所述复合软管30的外表面;
所述套筒2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防火套23采用防火硅橡胶制成,该防火套23粘合在所述套筒22和复合软管30的外表面以及所述套筒22的端面。
所述防火套23起防火、阻燃作用。
参见图3,所述复合软管30包括塑料管31和包裹在所述塑料管31外表面上的金属编织层32;
所述塑料管31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氟塑料管;
所述金属编织层32为钢丝编织层。
参见图4,为了更好地保护复合软管,本实用新型复合软管的焊接保护装置20还包括一冷凝箱24及冷却液循环系统25,所述冷凝箱24的顶壁上设有一孔241,所述接头21、套筒22和防火套23置于所述冷凝箱24内,所述接头21伸出所述复合软管30的一端通过该孔241伸出所述冷凝箱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艺塑料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艺塑料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17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