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M7780研磨机自动卸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1792.8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5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石国庆;包建华;张建;何福艮;沈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力星钢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2 | 分类号: | B24B37/02;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16 | 代理人: | 钟廷良;李慧芳 |
地址: | 226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7780 研磨机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钢球研磨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3M7780研磨机自动卸球装置。
背景技术
钢球精研加工是钢球加工过程中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其研磨的加工精度对钢球成品的等级级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钢球研磨结束后的卸球程序,对钢球的表面的要求相当严格,目前,研磨机的卸球一直是采用人工操作的方法实施,通过自制的类似于簸箕形状的纸质硬盒,外套一层防护塑料袋,将研磨结束后的钢球从料盘中一箕一箕的送到等料箱中,该作业方法,一是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一盘球卸下来,工人感觉到比较疲惫。二是作业效率降低,一盘球卸球过程时间大约在40-50分钟,且卸球过程中,不能从事于其它任何事务。三是在卸球过程中,将球从料盘中送到等料箱中,球与球会产生碰撞,碰撞力的大小跟卸球作业人员的送球力度、倾倒的高度等关联较大,往往会造成钢球表面形成碰伤,对钢球的噪音、合套易音等检测指标带来影响,极有可能会降低钢球的等级级别,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M7780研磨机自动卸球装置,可自动进行卸球,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避免在卸球过程中造成钢球表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M7780研磨机自动卸球装置,包括集油箱、油泵、等料箱和等球盒,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集油箱内装满油,中部设有将集油箱分隔成两个腔体的过滤网,左侧腔体内设有油泵,右侧腔体内设有等料箱,等球盒上分别连接有两路油管,一路与油泵连通,另一路接入等料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时,等球盒在卸球时被安装在研磨机的动、静磨板之间,通过机床加压,等球盒牢牢夹在其中。油泵通过进油管路将清洗油打入等球盒内,此时反向开动研磨机的料盘,速度控制在低速状态,料盘内的钢球通过机床的分配器装置慢慢流入夹在两板之间的等球盒中,在油流作用及钢球自身流动性的作用下,流进等球盒中的钢球,与清洗油一并通过另一管路流进集油箱内的等球箱中,从而实现了自动化卸球的功能。其大大提高了自动化作业程度,卸球的速度从原来的人工40-50分钟/人工,到现在的15分钟/自动,同时,大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卸球时,操作人员可以做其它的事情,无需等待,作业的整体效率提高,研磨的生产加工效率提升,产量递增较大,且在自动卸球过程中,因为有了清洗油的缓冲作用,钢球与钢球之间的碰伤几乎没有。有效克服了钢球与钢球之间的碰撞,对保护钢球表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对钢球的噪音、合套异音等质量、经济、效益指标的提升带来有效突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3M7780研磨机自动卸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卸球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集油箱1、过滤网5、油泵2、等料箱3、等球盒4。
上述集油箱1内装满油,中部设有将集油箱1分隔成两个腔体的过滤网5,左侧的腔体内设有油泵2,右侧腔体内设有等料箱3,等球盒4上开有两个孔,分别安装有两路油管,其中一路油管与油泵2连通,另一路油管出口接入等料箱3。
使用时,如图2所示,等球盒4在卸球时被安装在研磨机的动、静磨板6、7之间,通过机床加压,等球盒4牢牢夹在其中。油泵2通过进油管路将清洗油打入等球盒4内,此时反向开动研磨机的料盘8,速度控制在低速状态,料盘8内的钢球通过机床的分配器装置慢慢流入夹在两板之间的等球盒4中,在油流作用及钢球自身流动性的作用下,流进等球盒4中的钢球与清洗油一并通过另一管路流进集油箱内的等球箱3中,从而实现了自动化卸球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精密钢球研磨机自动卸球装置可整体安放在一个可以移动的推车上,实现了装置的通用性、灵活性、方便性、易操作性,利用率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力星钢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力星钢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17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膝部气囊辅助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乘客座椅脚踏的挡位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