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震、防海啸、防辐射、防电、隔热多功能救生舱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1942.5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3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心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心东 |
主分类号: | A62B31/00 | 分类号: | A62B31/0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王立芹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震 海啸 防辐射 隔热 多功能 救生 | ||
技术领域
防震、防海啸、防辐射、防电、隔热多功能救生舱,属于人类用集防地震、防洪水、防海啸、防辐射、防雷电和隔热为一体的的救生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如地震、洪水、海啸、大雪等天灾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研究高空、水上能够逃生的装置。如《中国专利》专利号:200720068562.5,申请日:2007年3月31日,专利权人:上海市枫泾小学,名称为;高空安全逃生装置。该装置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安全逃生装置,能使逃生人员安全着陆。高空安全逃生装置上部是一降落伞,伞的下部连接一个可自动充气的半圆球。当人们跳伞时候在释放开降落伞的同时将下部半圆形充气气囊打开。人们在气囊内降落更安全,在陆地着陆的时候充气气囊能提供更多的缓冲。在水面上着陆充气气囊就可以作为一个小筏子,使人避免被鲨鱼攻击以及避免人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引起的体温过低死亡的情况发生。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仅仅能够使人们逃出,但因为没有存储食物等其他功能,所以如果逃出后不能及时得到救助仍然存在生命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功能单一或人们即便逃出也由于又遇到没有生活必需品、辐射等危机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的问题,设计一种集防地震、防洪水、防海啸、防辐射、防雷电和隔热为一体的防震、防海啸、防辐射、防电、隔热多功能救生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救生舱舱体外壁为金字塔状、救生舱舱体外壁为五层,外层和第三层为金属层,内层为软体材料层,在外层和第三层之间设置防辐射层,在第三层和软体材料层之间设置绝缘、隔热、保温材料层,在救生舱舱体外壁的第三层上焊接凸出于软体材料层的固定臂,在救生舱舱体空腔内间隔设置与固定臂相连接的救生床,并间隔设置多个储物空间和卫生间,救生舱底为中空体,发电机、氧气发生器和氧气瓶放置在救生舱底部储物仓内,救生舱舱体塔尖部设逃生口,救生舱一壁体上设置舱门。
在救生舱舱体内储存的发电机为人工发电机,氧气发生器为小型氧气发生器,另存储有救生筏、救生衣、防寒救生服、无线对讲机、橙色报警器、手摇发电手电、逃生绳、水和食物、药品。维持人们在长期灾难发生时的正常生存。
固定臂端部为连接环或卡勾或螺孔。用于与救生床连接的伸缩臂、支架等的连接固定。伸缩臂用时拉下,不用时折叠靠在舱壁上。
根据舱体大小不等救生床可设计为两层、或多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震、防海啸、防辐射、防电、隔热多功能救生舱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防地震;可以有效地防止地震带来的房屋倒塌所产生的砸伤、碰撞、挤压和晃动,地震时,人进入救生舱内,救生舱的金字塔外型可以有效地分解倒塌物的砸、撞、挤,压,人员进入救生舱内,救生舱内层表面都是软体材料制成,人可将自身固定在救生用的救生床上可以有效地减少碰撞产生的伤害。
2、防洪水、海啸;当产生洪水和海啸时,人进入救生舱内,由于救生舱底是空心设计,救生舱内属密封状态,所以当洪水、海啸达到一定量时,救生舱可以漂浮至水面,有效的解决水患对人带来的伤害,水面平稳后,人员可以利用救生舱携带的救生筏、救生衣安全逃离。
3、防辐射;由于救生舱外层和第三层之间的填充物是用防辐射材料填充制成的,所以,当遇到辐射灾害时,人躲避到舱内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辐射对人产生的侵害。
4、防雷电、隔热:由于救生舱软体材料层与第三层之间使用吸音、隔热和绝缘材料加工制成,当外部遇到很大的热量和电流或雷击时,救生舱内人员可以安全无患。
5、长期支持救生舱内人员生存和逃生:救生舱内携带包括人工发电机、小型制氧机、保温救生服、自胀式救生筏、救生衣、救生药品等20多种救生器材和大量的食物和水,可以有效的救助救生舱内人员度过长期灾害。解决了现有技术功能单一或人们即便逃出也由于又遇到没有生活必需品、辐射等危机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震、防海啸、防辐射、防电、隔热多功能救生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外形俯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震、防海啸、防辐射、防电、隔热多功能救生舱的最佳实施例。
其中:1外层 2防辐射层 3第三层 4绝缘、隔热、保温材料层 5软体材料层 6救生床 7发电机 8、10、14储物间 9救生舱底 11氧气发生器和氧气瓶 12固定臂 13照明灯 15卫生间 16救生舱 17逃生口 18舱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心东,未经刘心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1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流电容式油罐自动切水器
- 下一篇:气管切开病人颈部保护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