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2003.2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4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邱腾;李艳军;邱纯鹏;孙桂英;王立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21/18 | 分类号: | A47G21/1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辛向东 |
地址: | 25002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吸管。
背景技术
吸管是生活中一种经常用到的吸允液体的工具,当前大多数的吸管都是采用垂直型吸管。但是,这些吸管的管内直径都是相同的,由于包装盒都采用密封处理,在扎破包装盒的同时其孔径与吸管直径一直,因此造成盒内与盒外的气压存在差别,使之在吸吮液体的同时进一步的造成包装盒内气压降低,最终会造成包装盒易变形,比如奶茶杯、牛奶盒等,出现吸吮不畅等现象,不方便使用者进行吸吮液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包装盒内外压力不平衡的吸管,其制作简单,方便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手段:一种吸管,由底端管口为楔形的吸管本体构成,在吸管本体的下部,其直径大于其余部分的直径,在吸管本体下部的某一区域存在一个外周突起,形状为圆环状,直径大于吸管本体其余部位的直径;或者吸管本体的楔形底端口直径大于其余部位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在吸管上存在一个外周突起,或者楔形底端口的直径大于其余部位,因而可以在使用吸管时将包装盒的表面扎破的孔径大于吸管本体的直径,从而解决了在吸吮液体是造成的盒的内外压差不平衡,使得包装盒变形的问题,也不容易在轻捏包装盒时,将液体溅出,并且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吸管本体;2-楔形底端口;3外周突起;4-吸管本体;5-楔形底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吸管,而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吸管,由底端口2为楔形的吸管本体1构成,在吸管本体1的下部位,存在一个圆环状的外周突起3,且外周突起3的直径大于吸管本体1的其余部位。
在使用上述吸管时,将上述吸管通过楔形底端口2扎破包装盒的表面,伸入进盒内,当外周突起3的部位伸入进盒内时,反复提抽几次,可将扎破的破口直径变大,从而使得盒内与盒外压强平衡,形成连通器,使用者在吸吮液体时,由于压强平衡,因而吸取液体轻松且不会再挤压包装盒时造成包装盒变形,或者溅出液体。
实施例2
一种吸管,由底端口5为楔形的吸管本体4构成,并且楔形底端口5的直径大于吸管本体4其余部位的直径。
在使用上述吸管时,将吸管通过楔形底端口5扎破包装盒的表面,由于楔形底端口的直径大于其余部位,因而使得包装盒表面破口直径大于吸管本体4其余部位的直径,从而使盒内与盒外压强平衡,形成连通器,使用者在吸吮液体时,由于压强平衡,吸取液体轻松且不会再挤压包装盒时造成包装盒变形,或者溅出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20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