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永磁起重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2133.6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7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叶井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苇一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06 | 分类号: | B66C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起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对钢板等物料形成吸吊、搬运功能的起重器。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行业中对钢铁等物料的搬运多采用电磁起重机,其主要部分为电磁铁。这种起重机在工作时需要持续供电,一旦断电,电磁铁就会失去磁性而使物料坠落,危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电磁铁的励、退磁时间长,且需持续供电,致使电能消耗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钢板等物料起重、吊运的节能、安全的电永磁起重器。
具体方案为:
电永磁起重器,包括导磁外壳、固定在所述的导磁外壳内的线圈、设置在所述的线圈外侧的的第一永磁块、设置在所述的线圈内侧的第二永磁块,所述的第一永磁块为含有钕、铁、硼元素的永磁磁块,其内禀矫顽力为11700-21000奥斯特,所述的第二永磁块为含有铝、镍、钴元素的永磁磁块,其内禀矫顽力为420-1850奥斯特,所述的线圈的轴线与所述的第一永磁块和第二永磁块各自内部的磁力线平行。
所述的导磁外壳内固定有一对固定支架,所述的固定支架位于所述的第一永磁块的两外侧,所述的固定支架夹紧并固定所述的第一永磁块、线圈和第二永磁块。
所述的第一永磁块和第二永磁块的磁极与所述的导磁外壳贴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电永磁起重器工作时,在线圈中通入一正向短暂电流,电流产生的磁场对第一永磁块和第二永磁块产生影响。由于含铝、镍、钴的第二永磁块的内禀矫顽力较含钕、铁、硼的第一永磁块小得多,故在磁场的影响下,可使第二永磁块的极性发生变换,而磁场对第一永磁块几乎无影响。第二永磁块的极性变换后,由于此时第一永磁块和第二永磁块的极性方向相同,磁块外部磁力线经过导磁外壳的底部、被吊起物料、导磁外壳的顶部回到磁块,即对物料产生吸力。断电后,永磁磁块仍可保持磁力,可对物料进行吸吊、移位操作,操作时物料不会发生坠落,安全性高。
当需放下物料时,在线圈中通入一反向短暂电流,而使线圈内产生反向磁场,在该磁场作用下,可使第二永磁块的磁极发生变换,第一永磁块和第二永磁块回到极性方向相反的状态,此时,它们形成的磁力线构成闭合回路,电永磁起重器对外界物体不产生磁力作用,即可实现放下物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电永磁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断电后,永磁块仍能保持吸力,仍可对物料做吊起、移位操作,而无需担心由于掉电使钢板等物料坠落而危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由于仅需一短暂电流产生的磁场即可改变第二永磁块的极性,因而励磁、退磁时间短,而工作过程中的其他时间起重器无需加电,故节约大量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剖开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线圈中加正向短暂电流后第一永磁块和第二永磁块极性相同而有吸力时的左视半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线圈中加反向短暂电流后第一永磁块和第二永磁块极性相反而无吸力时的左视半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全剖视图。
图中:1导磁外壳、2固定支架、3第一永磁块、4线圈、5第二永磁块、6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电永磁起重器,包括导磁外壳1、固定在所述的导磁外壳内的线圈4、设置在所述的线圈外侧的的第一永磁块3、设置在所述的线圈内侧的第二永磁块5,所述的第一永磁块3为含有钕、铁、硼元素的永磁磁块,其内禀矫顽力为11700-21000奥斯特,所述的第二永磁块5为含有铝、镍、钴元素的永磁磁块,其内禀矫顽力为420-1850奥斯特,所述的线圈4的轴心线与所述的第一永磁块3和第二永磁块5各自内部的磁力线平行。
所述的导磁外壳1内固定有一对固定支架2,所述的固定支架2位于所述的第一永磁块3的两外侧,所述的固定支架2夹紧并固定所述的第一永磁块3、线圈4和第二永磁块5。
所述的第一永磁块3和第二永磁块5的磁极与所述的导磁外壳1贴紧。
如图2所示,在线圈4中通入正向电流时,第一永磁块3的S极贴近导磁外壳1的顶部,N极贴近导磁外壳1的底部,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第二永磁块5的极性发生变化,第二永磁块5的S极贴近导磁外壳1的顶部,N极贴近导磁外壳1的底部。此时电永磁起重器对物料产生吸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苇一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苇一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21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泡供气-固液分离一体式膜生物膜反应器
- 下一篇:包装箱的包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