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2487.0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7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秀;苏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文秀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真空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开关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六氟化硫气体室《京都议定书》指定的六种温室效应气体中最强的一种,其地球温暖化系数是二氧化碳的23900倍;其大气中的存在寿命可长达3200年。所以目前真空断路器已经成为发展主流。
真空断路器具有环境友好,产品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小,无火灾爆炸危险,产品技术性能高等优点,目前已经是主流产品。但是现有的真空断路器还多存在着装配工艺难度高以及整体体积较大的缺点,其结构亟需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化安装结构,有效减小开关整体体积的高压真空断路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操作机构和三个真空灭弧机构;所述各真空灭弧机构包括真空灭弧室、动导电杆、驱动杆和静导电杆;所述真空灭弧室设有动连接端子和静连接端子;所述静导电杆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的静连接端子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一个驱动主轴和三个设置在驱动主轴上的拐臂组件;所述各拐臂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各拐臂组件还包括一个支承件;所述支承件上设有固定安装自身的安装部和限位孔;所述驱动杆上设有驱动孔;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有限位轴孔,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末端设有驱动轴孔;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连接端子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导电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部通过穿过其限位轴孔和支承件上限位孔的限位销轴与支承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末端通过穿过其驱动轴孔和驱动杆上驱动孔的驱动销轴与驱动杆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件的接近灭弧室一端的边壁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连接端子位于该定位孔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件的接近真空灭弧室一端的边壁上还设有与定位孔连通的安装缺口,所述安装缺口的基本形状为直线状,所述定位孔的基本形状为圆形,所述安装缺口的孔径小于定位孔的直径;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连接端子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承件设有安装缺口的边壁壁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件的设有定位孔的边壁及其左右两端的侧壁围成一个安装腔;所述驱动杆的设有驱动孔的部分杆段和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连接端子均位于所述支承件的安装腔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件的顶壁、底壁设有开口,所述支承件的与所述设有定位滑孔的边壁相对的另一侧端边壁也设有开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件的顶部设有U形支架,所述限位孔设置在U形支架上;所述连接杆的中部位于U形支架的U形缺口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件左右两端的侧壁,在与所述驱动杆上驱动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矩形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件的安装腔中还设有用于软连接固定件,所述软连接固定件设置在真空灭弧室的动连接端子上;用于作为软连接的铜母排的一端固定在动导电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软连接固定件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上的驱动轴孔是腰型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是密封型壳体,所述壳体内充有用于增加电气绝缘性能的气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各拐臂组件还包括一个支承件;所述支承件上设有固定安装自身的安装部和限位孔;所述驱动杆上设有驱动孔;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有限位轴孔,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术端设有驱动轴孔;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连接端子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导电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部通过穿过其限位轴孔和支承件上限位孔的限位销轴与支承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末端通过穿过其驱动轴孔和驱动杆上驱动孔的驱动销轴与驱动杆转动连接该种结构充分利用支承件的独到结构,有效简化其组装结构及安装方式,能够有效减小对安装空间的需求,从而减小开关整体体积。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承件的接近灭弧室一端的边壁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连接端子位于该定位孔中。利用该定位孔便于控制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连接端子的移动方向,增加分合闸动作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文秀,未经郑文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24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