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喷井防喷管捞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2837.3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0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庞红涛;周志峰;席连玉;王克军;谭志辉;李佩东;李自政;张军强;张鹏;王新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红涛;周志峰;席连玉;王克军;谭志辉;李佩东;李自政;张军强;张鹏;王新卫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张国文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喷井 喷管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捞油机械,尤其是自喷井防喷管捞油装置
二、背景技术:自喷井在清蜡过程中原油会不可避免的进入防喷管内,在冬季进入防喷管内的原油由于天气寒冷会结块上冻,导致清蜡时铅锤遇阻无法正常下井。遇到这种情况以往都是由清蜡人员将铅锤用柴油或轻质油烧热后将防喷管内的死油化开后下井,每次都得预热20分钟以上,给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另外,在井场点火加热,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另外,由于自喷井一般压力较高,在起刮蜡片时油气从盘根处喷出,造成自喷井井场及井口油污较多,遇明火极易发生火灾,在安全上存在极大的隐患;另一方面对油料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既安全又操作简便的自喷井防喷管捞油装置,它克服了其它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空心抽油杆的顶端是锥形,空心抽油杆的一端与焊接管的一端焊接一起,黑铁皮按顺时针缠绕在空心抽油杆上且焊接固定为螺旋状;焊接管的另一端与锥杆的一端丝扣连接;锥杆的另一端与摇把焊接一起;摇把外面有活套管。
现场操作时,先把两部分组装起来,由操作人员将其放入防喷管内,探到死油后轻轻摇动摇把向下钻进,然后上提该装置,一部分死油进入螺旋片之间的空间,另一部分死油在钻进过程中会进入该装置上部空间随该装置提出防喷管。
该装置研制成功后,经过试用,证明该装置切实有效,对于防喷管内死油较多的井最多捞油2次就可完全清除防喷管内的死油,具有安全,高效,捞油时间短的优点。由于该装置操作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且安全环保不浪费油料,因此建议全厂推广使用。
四、附图说明:图1为自喷井防喷管捞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心抽油杆 2、黑铁皮 3、焊接管 4、锥杆 5、摇把
五、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空心抽油杆1的顶端是锥形,空心抽油杆1的一端与焊接管3的一端焊接一起,黑铁皮2按顺时针缠绕在空心抽油杆1上且焊接固定为螺旋状;焊接管3的另一端与锥杆4的一端丝扣连接;锥杆4的另一端与摇把4焊接一起;摇把外面有活套管。
空心抽油杆1长80cm,黑铁皮2宽1cm,焊接管3长50cm,丝扣长8cm,锥杆长1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红涛;周志峰;席连玉;王克军;谭志辉;李佩东;李自政;张军强;张鹏;王新卫,未经庞红涛;周志峰;席连玉;王克军;谭志辉;李佩东;李自政;张军强;张鹏;王新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2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机毛辫子打扭防控装置
- 下一篇:自灌浆单流碰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