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爆型安全插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3136.1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7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安家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安正防爆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25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爆型 安全 插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爆型安全插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16A以上防爆插接装置由隔爆型开关箱体,和增安型插头、插座组成混合结构,增安型插头虽然在断电情况下插拔,由于长期、多次插拔造成的磨损,在插头和插套间形成间隙,容易出现插头过热,产生危险高温、火花或电弧,一旦引燃插头和插套内腔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后果非常严重,增安型结构的防爆插头、插套不能隔爆,却容易造成引爆、传导爆炸事故;增安型插座的机械限位连锁部分的结构也存在问题。现有产品中机械限位连锁均采用连接片连接顶杆,通过传动轴带动连接片时,需要两个方向的动作才能将顶杆推出,控制动作可靠性差,容易出现卡滞现象。该结构的装配、调试及维修都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爆型安全插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易于出现的控制动作可靠性差,容易出现卡滞现象,该结构的装配、调试及维修都比较困难的问题一并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在锁紧套12上设有一个定位孔10,定位孔10内安装有限位顶杆8;定位圈14与导线套管13紧密配合形成一道环形隔爆面11。限位顶杆8上套有弹簧5,限位顶杆8的上段套装在顶杆套4中,下段套装在定位套7中,顶杆套4与定位套7通过顶杆套外螺纹16连接。定位套7下段设有定位套外螺纹15,并连接在外壳6的内螺纹中;顶杆套4的上段设有凸凹轮滑道17。凸凹轮1的轮边上, 对称设有两个凹弧18。
有益效果表现为:隔爆性能好、控制动作简单、准确,调试、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向剖视图,图2是凸凹轮1、顶杆套4、定位套7、限位顶杆8等主要部件装配图,图3是图2A-A向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定位圈14的内环面与导线套管13的紧密配合形成一道环形隔爆面11,再涂以密封脂密封,有效阻绝易燃、易爆气体进入插头和插套内腔,另外,在定位套14顶端安装有密封圈9,可以起到进一步密封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6右端里面,安装有开关轴2和开关旋钮3,开关轴2的左端安装有凸凹轮1。它们的具体结构和装配关系如图2、图3所示:凸凹轮1通过中心轴孔安装在开关轴2上面,凸凹轮1的边缘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凹弧18,凸凹轮1在开关轴2的带动下,可以在顶杆套4内的凸凹轮滑道17内做圆周滑动,驱动限位顶杆8做上下直线运动,当限位顶杆8的顶端,处在凸凹轮1的任一个凹弧18内时,限位顶杆8的下端受弹簧5作用,即:弹簧5推动挡片19带动限位顶杆8向上运动并移出限位孔10,这时锁紧套12可以不受限制地旋转,并能拔离插接装置的壳体6,实现脱离。如果限位顶杆8不是处在凹弧18内,而是处在其它位置,那么限位顶杆8的下端就处在限位孔10里面,锁紧套12处在被限位状态,锁紧套12不能被转动,也无法拔离插接装置的壳体6。由此实现开关旋钮3处在关闭位置时,锁紧套12可以拔离插接装置的壳体6;开关旋钮3处在开通位置时,锁紧套12不可以拔离插接装置的壳体6,这就是说,在正常有电输出时,锁紧套12不可以拔离插接装置的壳体6,就消除了产生电弧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安正防爆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安正防爆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3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