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林蛙蛙卵孵化网箱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3416.2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0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凤春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3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林蛙蛙卵 孵化 网箱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孵化箱,具体地说是一种林蛙蛙卵孵化网箱。
背景技术:目前,东北林蛙养殖户在孵化林蛙蛙卵过程中所采取的的方法,一般都是在水池中让其自然孵化,这种顺其自然的孵化法,蛙卵易受鸟类啄食、露出水面部分冻害、露出水面部分风干、水温过低孵化过缓、造成死卵、水面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侵害,从而影响蛙卵的孵化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结构科学,降低损耗、提高孵化率,便于搬动,便于折叠,便于运输的林蛙蛙卵孵化网箱。其技术内容是,蝌蚪孵化网箱,由上下木框、加强梁、支撑木方、螺栓、塑料网片、小拱棚构成,其特征是,上下木框内分别设有两根加强梁,上下木框通过螺栓与支撑木方连接,木框底层设有孔径在4-6厘米的塑料网片,上层选用孔径在8-12厘米的塑料网片,在上木框上面用塑料膜支成个小拱棚,塑料膜延伸到下木框网箱底边用订书钉封好一面,其它三面,待放好蛙卵,固定好上罩后再封闭。使用时,根据孵化池的大小在池中用直径8-10厘米粗的木桩,长度以插入池底20-30厘米,露出水面10厘米左右为准,以六根为一组,按照网箱外径尺寸略大2-3厘米,围成一个或几个长方形。目的是将网箱固定在水面没过蛙卵3-5厘米处,防水面虫、防风干和保持最佳的孵化深度。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其先进之处在于,蝌蚪孵化网箱,具有适合蝌蚪孵化的最佳条件,能避免鸟类啄食、露出水面部分冻害、露出水面部分风干、防冻、防鸟啄食、水温过低孵化过缓、造成死卵、水面虫害等问题。从而降低蛙卵损耗,提高孵化率的特点,从而克服了现有东北林蛙养殖户在水池中,靠蛙卵自然孵化,所存在各种自然灾害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本图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局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支撑木方1、上下木框2、螺栓3、小拱棚4、加强梁5、上层塑料网片6、底层塑料网片7。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地描述,上下木框2内分别设有两根加强梁5,上下木框2通过螺栓3与支撑木方1连接,木框2底层设有孔径在4-6厘米的塑料网片7,上层选用孔径在8-12厘米的塑料网片6,在上木框2上面用塑料膜支成个小拱棚4,塑料膜延伸到下木框2网箱底边,用订书钉封好一面,其它三面,待放好蛙卵,固定好上罩后再封闭,以上便构成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凤春,未经张凤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3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捕虫器
- 下一篇:数控恒温保温电热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