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睡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3535.8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1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新文 |
主分类号: | A47G9/08 | 分类号: | A47G9/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3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睡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睡袋,特别是一种便携式睡袋。
背景技术
对经常出差或者旅游的人士来说,有时候会遇到卫生条件较差的旅馆,尤其是对被褥心存芥蒂,有时不得已只好和衣而睡,这样不仅不能解除困乏,而且衣服被压出很多褶皱,影响工作或者旅途心情。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采用睡袋,而目前睡袋一般作为野营用品,为实现防风、防水、透气和保暖等功能,对其材质、制作等要求较高,因此价格较高,且体积较大携带不便。公开号为20518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旅行卫生睡袋,采用了至少二层布料,叠加重合后在布料的大部分周边固定着连接件,使布料对应连接起来形成类似“口袋”的形状。使用者的身体完全与床单及所盖的被子隔离,不过,采用上述睡袋时,脖颈处透风易着凉或者落枕,且盖在盖被上的上翻边易随着使用者的翻身而卷曲,失去隔离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睡袋,克服现有技术中睡袋的脖颈处易进风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重叠的睡单和盖单,由连接件连接,并在一端设有开口,在开口处设置控制松紧的松紧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松紧扣可控制开口松紧的程度,当天气较凉的时候可将开口拉紧防止进风着凉,在进一步改进的措施中,开口设置为“匚”形,沿着开口处可将盖单上翻至盖被表面,并用卡子将上翻边固定于盖被上,防止使用者在翻身过程中将翻边卷起,从而有效将盖被与使用者隔离。采用本实用新型,无论走到哪里都和在家里一样卫生和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看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重叠的睡单2和盖单1,由连接件6连接,并在一端设有开口,在开口处设置控制松紧的松紧扣。
所述的连接件可采用拉链、纽扣或者搭扣。或者直接用线缝合连接。
上述的松紧扣包括扣体5和松紧带7。扣体5为带有一细小通孔的弹性塑料注塑件,一条松紧带7的两端头分别穿过上述细小通孔。上述松紧带7穿过设置在睡单2和盖单1上的固定通路。当需要将开口收紧时,沿着松紧带7向一个方向推挤睡单2和盖单1至合适的松紧程度,然后用扣体5将松紧带7锁紧即可。
还可以设置两个扣体,分别从两个方向控制两条松紧带。
所述的开口为“匚”形,即将睡单2和盖单1的一个短边及与短边相连的大部分长边用连接件6连接,留有的开口为另一个短边及与该短边相连的部分长边,呈“匚”形。沿着上述开口可将盖单1向上翻构成一上翻边3,使用时上述的上翻边3可盖在盖被的表面,避免伸出的胳膊与被褥接触。
上述的上翻边3上设置两个卡子4。借助于卡子4可将上翻边3固定在盖被的表面,这样无论使用者如何翻身也不会将上翻边3卷起,有效防止人体与被褥的直接接触。为了更好地将上翻边3固定在盖被表面,可设置3个或者4个卡子。
实施例2
所述的开口为“一”字型,即睡单2和盖单1的两个长边和一个短边均被连接件连接,只留有一个边为开口。开口处设置枕单和上翻边3,并分别与睡单2和盖单1相连接。枕单盖在枕头上,上翻边3翻在盖被的表面。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综上,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其平铺在床上的垫被上,并将枕头放置在其下合适的位置,从睡袋的开口处进入睡袋体内,或者从将连接睡单2和盖单1的拉链或者纽扣或者搭扣拉开,待人体进入后再将拉链或者纽扣系好。然后在便携式睡袋上盖好盖被,将上翻边3上翻至盖被表面。为了防止在睡觉过程中上翻边3卷起,用卡子4将翻边固定在盖被上。再将开口收紧,用扣体5锁住。采用本发明可有效防止脖颈处受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新文,未经马新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3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纸调偏机构
- 下一篇:一种微硅陀螺电子测斜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