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庭微型垃圾处理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3682.5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1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殷瑞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瑞娣 |
主分类号: | B09B1/00 | 分类号: | B09B1/00;B02C1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63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微型 垃圾 处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机,特别涉及一种家用食物垃圾处理机。
背景技术
我一直设想针对全国亿万家庭中的垃圾,每天要从自己家中提到社区街道的垃圾箱中扔掉,夏天到了散发出各种令人恶心难闻的气味,污染着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现一些城市的垃圾无处填埋。夏天又到了,我想把我亲手制作的“家庭微型垃圾处理机”,都把家庭中的垃圾在家就地处理干净,这样处理就可以降低社区街道运送填埋的垃圾量,为了积极相应党中央和温总理节能减排的伟大号召,应该由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大打一场垃圾歼灭战,还中华民族一个干净纯洁的国土。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给处理和利用带来困难,如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随着环境问题逐渐被重视,节能、环保成为各国的发展主题,已经开始为垃圾处理提供产业发展的机会。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以上。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仅中国每年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在如此巨大的垃圾压力下,有理由相信,垃圾处理产业会成为未来国内的明星产业。目前国外工业发达国家主要致力于改进原有的各种焚烧装置及开发新型焚烧炉,使之朝着高效、节能、低造价、低污染的方向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将垃圾集中起来焚烧,而且垃圾焚烧工业集约化程度太高,成本费用也就不是普通人所能承担的。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庭微型垃圾处理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家庭微型垃圾处理机,包含手柄,5齿齿轮,轴承,密封垫,进料口,滚轮,出料口,固定承帽等。整机外壳设为不锈铜(也可用工业塑料),整机尺寸为:84mm×135mm;本机为手摇式,为此在上层5轮齿轮设置手摇柄,减少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齿轮设为5齿齿轮,轴承和密封垫的直径均设为16mm×40mm;滚轮左右并排,直径60mm,长80mm,刀刃为梯形,刀深13mm,上刀刃宽5mm,刀刃根宽10mm,刀槽为倒梯形,深度为16mm,刀刃槽上宽8mm,下宽14mm;进料口设置为直径80mm,下料口设置为直径60mm,设置梯形的固定承帽。
本机特点:可把瓜果皮核烂菜茎叶根皮、残羹剩饭菜等进行切块挤压成水汁,然后把水汁再浇花草树木或将废水冲入下水道中,减少垃圾收运处理的难度和成本,提高资源回收率,有效改善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手柄,2、5齿齿轮,3、轴承,4、密封垫,5、进料口,6、滚轮,7、出料口,8、固定承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包含手柄1,5齿齿轮2,轴承3,密封垫4,进料口5,滚轮6,出料口7,固定承帽8等。整机外壳设为不锈铜(也可用工业塑料),整机尺寸为:84mm×135mm;本机为手摇式,为此在上层5轮齿轮6设置手摇柄1,减少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齿轮设为5齿齿轮2,轴承3和密封垫4的设为直径16mm×40mm;滚轮6左右并排,直径60mm,长80mm,刀刃为梯形,刀深13mm,上刀刃宽5mm,刀刃跟宽10mm,刀槽为倒梯形,深度为16mm,刀刃槽上宽8,下宽14mm;进料口5设置为直径80mm,下料口7设置为直径60mm,设置梯形的固定承帽8。
把瓜果皮核烂菜茎叶根皮、残羹剩饭菜等放进进料口5,下到滚轮6进行切块挤压成水汁,水汁从出水口7流出。把水汁再浇花草树木或将废水冲入下水道中,减少垃圾收运处理的难度和成本,提高资源回收率,有效改善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瑞娣,未经殷瑞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36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