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加热的节能煮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3895.8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5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红春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5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加热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炊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其本体基材为非金属材料的电磁加热的节能煮具(包括煮饭、炖汤、烧水用具,或电磁加热的电饭煲、电压力煲等厨房小家电的内锅)。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炉的普及率已越来越高,因此对电磁炉适用的炊具的热效率研究也就越来越重要。目前市场上存在两大类型的电磁炉适用的炊具。第一类是炊具本体具有电磁感应特性的铁制产品或者是铁素体不锈钢产品,这些产品虽然在电磁炉上使用时,由于本体的本身就会发热,热效率高,但是这类炊具本体的散热快,保温效果差,能耗也就大,尤其是底面厚度较小的炊具,由于在电磁加热时底部变形大,热效率就更低,能耗也就更大。另一类是炊具本体为无电磁感应特性的材料,例如铝制产品、奥氏体不锈钢产品,或者是耐高温的陶瓷和玻璃产品,这些产品直接在电磁炉上使用时,本体不会发热,为了让这些产品能在电磁炉上使用,就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在这些产品的外表面或外表面的底部覆合一层具有电磁感应特性的材料,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电磁炉适用的复合底炊具。由于这些复合底炊具的发热体是复底片,热量是通过本体传导到炊具内的食物,因此电磁加热时热效率低,能耗也就大。如铝制外复合底产品,虽然本体传热速度快,但对空气的散热也快,导致热效率低下;而陶瓷和玻璃的外复底产品,虽然本体的散热慢,但导热也慢,也导致了热效率的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热效率高、散热又慢的电磁加热的节能煮具(包括煮饭、炖汤、烧水用具,或电磁加热的电饭煲、电压力煲等厨房小家电的内锅),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本体基材为石墨(或由竹炭粉压制胶合而成炭材料)等自身具有电磁感应特性的非金属材料,其特点是:在基材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以氧化硅和氧化铝为主的无机质陶瓷涂层为保护层。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材采用具有电磁感应特性的非金属材料、在基材表面设置保护层,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煮具既具有良好的电磁感应特性,又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节能效果,并且与食物接触的内表面耐高温、又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图1):
先将竹炭粉压制胶合而成为煎锅的基材2,基材自身具有电磁感应特性,再将煎锅的内表面用高压空气进行吹砂处理,清洁干净后,喷涂一种以氧化硅和氧化铝为主的无机质陶瓷涂层1,再进行150-250度的烧结而产生一层耐高温350度以上、有一定的不粘性,并且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的保护层,保护层厚度为10-60微米。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红春,未经徐红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38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