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5157.7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8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竹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移动通信技术中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人性化,移动终端的操作接口方式也趋向多样化,但是传统的机械键盘具有比较好的操作手感,并且长时间的打字也不容易损坏,因此在移动终端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得到诸多用户的青睐。
目前,移动终端键盘的设计基本都是为了提升功能和操作性,以便于用户的使用。例如从普通数字键盘到全字母键盘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键盘的使用效率,和编辑文本的输入性能。
发明人发现,在移动终端全字母键盘出现后,按键个数增至36个,按键分布密集,容易导致用户在按键时碰触所要按的按键的周边的按键,给用户使用造成了不便。且目前移动终端的键盘并不区分左右手,也并不容易通过双手同时输入,难以进一步提高输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便于用户的输入,提高输入效率。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还包括:设置有数字键盘的左数字键盘手柄、设置有数字键盘的右数字键盘手柄和处理器,其中:
处理器设置在壳体内,用于根据用户的命令控制所述左数字键盘手柄和右数字键盘手柄的张开与收起;
所述左数字键盘手柄和右数字键盘手柄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两侧,并通 信连接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处理器的控制张开或收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通过设置左数字键盘手柄和右数字键盘手柄,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方便的使用惯用手输入,或者使用双手输入,以提到输入效率。并进一步设置了左全字母键盘和右全字母键盘,使得可以左右手一起方便的输入字母,从而便于用户的输入,提高输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左数字键盘手柄和右数字键盘手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左数字键盘手柄张开和收起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右数字键盘手柄张开和收起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左数字键盘手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右数字键盘手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左数字键盘控制按键和右数字键盘控制按键设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左全字母键盘手柄和右全字母键盘手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左全字母键盘控制按键和右全字母键盘控制按键设置示意图;
图9、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左全字母键盘手柄和右全字母键盘手柄张开和收起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全部键盘手柄收起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将键盘和人体工程学结合起来,在壳体左右各设置一个数字键盘手柄,以便于使得用户可以用惯用手进行输入,并且,或者双手同时输入,提高输入效率。并进一步设置了左全字母键盘和右全字母键盘,分别包括一部分字母,便于用户输入。并且可以左右手一起方便的输入字母,提高了输入速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移动终端的键盘操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和左数字键盘手柄、右数字键盘手柄,左数字键盘手柄和右数字键盘手柄分别设置在移动终端壳体外两侧,并通信连接设置在移动终端壳体内的处理器,以及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张开或者收起,其中,处理器用于根据用户的命令控制左数字键盘手柄和右数字键盘手柄的张开和收起。
左数字键盘手柄和右数字键盘手柄均包括所有的数字按键。当然,还可以设置一些功能按键以进一步便于用户输入。
在键盘手柄收起时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来对移动终端进行操作,如通过系统中的选项控制左数字键盘手柄和右数字键盘手柄的张开和收起,同时还可以通过系统中的选项进行设置,使得在输入张开命令时仅将用户惯用的数字键盘手柄张开或者控制左数字键盘手柄和右数字键盘手柄同时张开。
当然,进一步可以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设置数字键盘控制按键,通信连接壳体中的处理器,使得用户可以方便的控制左数字键盘手柄和右数字键盘手柄的张开和收起,如图1中的NUM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51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假捻变形机
- 下一篇:榆树钱食品的配方及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