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底水稻育秧钵盘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5655.1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8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怀宇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水 育秧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无底水稻育秧钵盘,是对ZL200820091251.5“多用水稻育秧钵盘、播种模板、脱秧盘及钵苗有序抛秧机”专利的补充。
背景技术
目前,在ZL200820091251.5“多用水稻育秧钵盘、播种模板、脱秧盘及钵苗有序抛秧机”专利中,其育秧秧盘因为有盘底,影响造价,不利于这项技术的推广。
发明内容
一种新型无底水稻育秧钵盘。无底水稻育秧钵盘可降低育秧钵盘的造价,有利于这种育秧钵盘及有序抛秧机的推广。田间实验证明,用这种无底水稻育秧钵盘育出的钵苗也可适应水稻插秧机的插栽及钵苗有序抛秧机的有序抛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稻育秧钵盘穴钵形状为上小下大的正棱台形,棱台底面为矩形,棱台上面可以是其他形状,如矩形、圆形、椭圆形等。排列方式为矩形格状排列。钵盘下部不设盘底,为上下通透无底结构。育秧时压实秧田铺设塑料薄膜(或采用其他硬质材料)代替盘底。取秧方式为从育秧盘下方脱秧。
新型无底水稻育秧钵盘分为商品型和经济型两种。商品型采用尺寸稳定性好的塑料,通过注塑,形成上下通透的育秧盘,主要用于工厂化育秧后向用户提供商品钵苗。经济型采用目前通常使用的PVC塑料片材,吸塑成型后打通上平面,成为上下通透的育秧盘,其一次性投入较小,适应性较强。
附图说明
下面以经济型无底水稻育秧钵盘为例结合附图对新型无底水稻育秧钵盘进行说明。
图1-图4为无底水稻育秧钵盘总体图。其中,图1是无底水稻育秧钵盘主视图。图2是图1A处的4∶1放大图。图3是无底水稻育秧钵盘俯视图。图4是图3B处的4∶1放大图。图4中,1.育秧盘体;2,透水通气孔。图5-图16是无底水稻育秧钵盘育苗示意图。图中:1.育秧盘体。3.秧土。4.播种隔离模板。5.播种模板。6.播穴。7.水稻种子。8.水稻钵苗。9.塑料薄膜。10.育秧田基土。11.工作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采用目前通常使用的PVC塑料片材,吸塑成型后打通上平面,成为上下通透的育秧盘(1)。然后除周边穴钵外将相邻的穴钵中间处打出透水通气孔(2)。
图5-图16为用无底水稻育秧盘育秧的工艺流程:
如图5,将播种模板(5)的播穴模凸台向上放在工作托盘(11)上。将起充填作用的播种隔离模板(4)全部插入育秧钵盘(1)的空隙。将育秧钵盘(1)翻转,使育秧钵盘上平面播种出苗孔与播种模板的播穴模凸台对准,放到播种模板(5)上。如图6,向育秧盘钵穴内填秧土(3)后轻压刮平。如图7,翻转播种模板(5)及工作托盘(11),并拿掉播种模板(5),在秧土(3)上形成播穴(6)。如图8,把种子(7)播入育秧盘(1)播穴(6)中。如图9,多余的种子(6)弹回种箱。如图10,刮平,再用播种模板(5)按压播穴内的水稻种子(7),使水稻种子(7)嵌入秧土中。如图11,覆土。如图12,刮平,拿掉工作托盘(11),就可以育秧了。如图13,将播种后的育秧盘放到铺设了塑料薄膜或其他硬质材料(9)的压实的秧田基土(10)上进行育秧。如图14,当水稻钵苗(8)达到可以移栽时,从无底水稻育秧钵盘下部将钵苗(8)脱出,形成适合抛秧机使用的独立钵苗(8)。如图15,将播种后的育秧盘放到铺设了一定厚度秧土(大约5-8厘米)的塑料薄膜或其他硬质材料(9)上进行育秧。如图16,当水稻钵苗(8)生长到一定叶龄,达到可以移栽时,秧苗根部盘结成“秧毡”,上部则排列着有序的钵苗(8),从无底水稻育秧钵盘下部将钵苗(8)脱出,形成适合插秧机使用的稻秧根部盘结成“秧毡”的钵苗(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怀宇,未经张怀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5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区重选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IMS网络监测方法、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