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拔罐的按摩椅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5773.2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2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许馨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馨方 |
主分类号: | A61H37/00 | 分类号: | A61H37/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拔罐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拔罐的按摩椅,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在椅子的靠背上设置有拔罐的带拔罐的按摩椅。
背景技术
拔罐治疗法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现在老年人患颈椎病和后背疼痛的较多,采用拔罐治疗是一种不错的手段,但是现在的老年人自己无法完成拔罐治疗,因为他们必须借助他人的帮助,才可把拔罐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并在治疗之后由他人取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在椅子的靠背上设置有拔罐的带拔罐的按摩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带拔罐的按摩椅,包括至少三个椅腿和固定于椅腿上的椅面,所述的椅面上固定设置有椅背,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椅背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拔罐。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椅一定要设置椅背,以便固定拔罐,在椅背上固定设置拔罐之后,老年人自己就可实现采用拔罐治疗的全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带拔罐的按摩椅,所述的椅背的高度大于65厘米;所述的椅背上的拔罐分为两排,所述下面的一排拔罐距离椅面的高度为45厘米,所述上面的一排拔罐距离椅面的高度为60厘米。第一排拔罐的高度距离椅面的高度为45厘米,恰好能与人体的背部相配合,这样就能对老年人的背部实施拔罐疗法;在距离椅面60厘米的地方设置一排拔罐的目的是为了对人体的颈部实施拔罐疗法。
本实用新型带拔罐的按摩椅的使用的主要步骤为,首先是在拔罐内点燃一定量的酒精;然后坐到按摩椅的椅面上,让患者自身的背部或颈部与相应的拔罐紧密接触,进行拔罐治疗;最后,达到所需的治疗时间后,患者向前倾身体,让拔罐与身体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按摩椅的椅背上固定设置有如干拔罐,使得一个人能独自对自己的背部和颈部实施拔罐疗法,特别是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更加的方便他们自己实施拔罐疗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椅腿,2椅面,3椅背,4拔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带拔罐的按摩椅包括椅腿1、椅面2、椅背3、拔罐4。所示椅腿1的数量为四个,椅面2固定在椅腿1的上端,椅背3固定设置在椅面2的边缘位置处,椅背3的高度为65厘米,在椅背3上距离椅面45厘米的位置处设置有两个拔罐4,这两个拔罐为第一排拔罐,在椅背3上距离椅面60厘米的位置上设置有两个拔罐4,这两个拔罐4为第二排拔罐。第一排的两个拔罐用于治疗人体的背部的疾病,因为患者做到椅面2上之后,第一排拔罐4所处的位置恰好与人体的背部位置相对应;第二排的两个拔罐4用于治疗人体的颈部疾病。用于拔罐是固定在椅背3上的,这样患者自己即可对自身实施拔罐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馨方,未经许馨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5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