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尾随智能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5911.7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4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政;刘念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银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随 智能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尾随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银行卡业务的迅速发展,自助设备(主要是自动柜员机,也称ATM)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自助设备在给广大金融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TM机进行诈骗抢劫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如何保证ATM机的安全运行,防范和降低银行和储户的风险,保护银行与储户的利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尾随抢劫是在自助银行内抢劫犯罪中最常见的犯罪手段之一,而现在的自助银行门禁系统,在安全防护方面几乎如同虚设,大多数门禁系统仅设有按钮开关,任何人在任何条件下均可以进入自助银行,虽然一些自助银行设有读卡器,使只有持有银行卡的人员可以进入,但仍然无法解决防尾随的问题,致使犯罪分子趁机冲入自助银行内进行抢劫。
其实,在银行业中已经出现了防尾随的概念,并在银行系统中得以应用,不过目前的防尾随设备主要是为满足银行系统的安全性所开发的,其中所说的防尾随设备主要是如中国第022572708号实用新型专利背景技术所述的防尾随门,该门是由两道防盗门组成的,在两道门间形成通道,且两道门间设有互锁机构,以使两道门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道门能够打开。不过由于其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大,不适合应用在自助银行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能够应用于自助银行的具有有效防尾随功能的智能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防尾随智能控制器,其包括:
控制机;
进门开关,连接于所述控制机输入端子,用于送出第一控制量;
出门开关,连接于所述控制机输入端子,用于送出第二控制量;
电磁锁继电器,连接于所述控制机输出端子,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量或第二控制量驱动而开启;以及
人员检测装置,连接于所述控制机输入端子以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员存在,若有,则驱动所述进门开关闭锁,并在人员走开后预定时间内驱动所述进门开关解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防尾随智能控制器采用了在有人进入银亭后对进门开关进行闭锁的基本方式,为客户提供独立的操作空间,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尾随抢劫的风险。
对本与控制器主要适用于单门结构的银亭,对门的机械结构要求不高,结构紧凑,便于维护。
此外,本方案采用数据采集和继电器输出的控制原理,所涉及参数的设置相对来说都很简单,并且接线方便,定时准确。
上述控制器,所述控制机的输出端子接有用于驱动滞留提示装置的继电器,以在所述人员检测装置检测到人员时在预定计时时间后提示进门开关闭锁即将解除。
上述控制器,所述控制机的输出端子还接有用于驱动外部语音提示装置的继电器,用于在所述人员检测装置检测到人员时开始计时设定时间后提示进门开关闭锁解除。
上述控制器,所述控制机接有用于参数输入的键盘或者按钮,并接有至少有数码显示功能的显示器。
所述控制机的输入端子接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且控制机输出端子接有用于驱动排风扇的继电器,以根据温度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与给定数据比较确定是否驱动排风扇。
优选地,所述人员检测装置为光电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接由用于驱动门禁系统的继电器,用于 门禁系统的闭锁和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防尾随智能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其包括:
控制机;
进门开关,连接于所述控制机输入端子,用于送出第一控制量;
出门开关,连接于所述控制机输入端子,用于送出第二控制量;
电磁锁继电器,连接于所述控制机输出端子,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量或第二控制量驱动而开启;以及
人员检测装置,连接于所述控制机输入端子以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员存在,若有,则驱动所述进门开关闭锁,并在人员走开后预定时间内驱动所述进门开关解锁。
关于所述控制器可以采用单片机、PLC或者PC机,优选使用单片机,成本低,体积小。对于有些情况采用PC机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通过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可以作为多台控制器的控制器处理功能强。
关于所述出门开关和进门开关主要的作用是相应送出一个开门和关门的开关量,可以采用按钮开关、读卡器或者其他的可以送出开关量的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银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银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5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电视脉宽调制控制电路
- 下一篇:承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