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模多频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5947.5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0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祝文闻;杨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黎 |
主分类号: | H04L27/32 | 分类号: | H04L27/32;H04B3/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孙子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电力线 载波 调制解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线通信中使用的调制解调器(MODEM),该调制解调器具有移频健控(FSK)和移相键控(BSK)双模调制方式同时具备有多频调制解调能力。
背景技术
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PLC通信是利用电力线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进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一种特殊通信方式。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应运而生的,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目前它更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电力通信网对通信的可靠性,保护控制信息传送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具有及严格的要求,并且电力部门拥有发展通信的特殊资源优势。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电力公司都以自建为主的方式建立了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长期以来电力线载波通信网一直是电力通信网的基础网络,目前在长达670000km的35kV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多数已开通电力线载波通道。形成了庞大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该网络主要用于地市级或以下供电部门构成面向终端变电站及大用户的调度通信远动及综合自动化通道使用。近年来在低压线路上用于自动抄表应用的电力线载波网络也已开始普及,国家电网公司计划改造6000万只具有远程通讯能力的智能电表,其主导通讯技术就是电力线载波技术。
电力线调制解调器(MODEM)在电力线发送方基带信号调制到载波上,在接收方将载波上调制的基带信号解调,还原成基带信号,是电力线通信的重要通信接口(DCE)设备,目前主流电力线载波技术主要有两种调制方式,即移频键控(FSK)和移相键控(PSK)。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两种技术都有大规模的应用,已经形成了并存的局面。然而,PSK和FSK的电力线载波产品因物理层不同,无法做到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使用。
随着国内电网大规模铺开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的建设,两种不同制式的载波不得不分别招标和分开部署,维护难度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目前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器中两种主要调制方式,即FSK和PSK调制方式不能互联互通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模式多频载波的调制解调器,该调制解调器可以在物理层上同时支持FSK和PSK制式,并且能做到两个频点完全独立,即能够与现有系统兼容,又可以大大提高通讯抗干扰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调制解调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模多频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器,包括FSK调制解调单元和PSK调制解调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的FSK调制解调单元和PSK调制解调单元相连的微处理器,所述的FSK调制解调单元和PSK调制解调单元具有独立的时钟信号源。
进一步的,上述的双模多频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器中:所述的时钟信号源包括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所述的第一时钟为PSK信道的参考时钟,所述的第二时钟为FSK信道的参考时钟。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双模多频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器中:所述的第一时钟为所述的微处理器的时钟源。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双模多频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器中:所述的第二时钟为所述的微处理器的时钟源。
采用本方案的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器产品可以和现有的FSK和PSK制式产品互联互通,用户在采购和招标时不再需要因为制式不同而分别采购,分开安装和管理,能大大节省维护成本。本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频技术,在电力线上存在一定频率干扰时,采用本技术的产品可以自动切换到另一个信道通讯,因此抗干扰性能比单模单频产品有显著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较为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制解调器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调单元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产品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黎,未经龚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5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