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自行车碳纤维轮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6310.8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6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卓建议;王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景山 |
主分类号: | B60B21/00 | 分类号: | B60B21/00;B60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自行车 碳纤维 轮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碳纤维轮圈结构,特别是涉及到碳纤维轮圈装内胎的腔体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碳纤维自行车质量轻、强度好,因此深受自行车爱好者的喜爱,生产者为了让碳纤维自行车的性能越来越好,不断的研究开发碳纤维自行车各部件的新结构,让产品质量、性能更理想。碳纤维轮圈是自行车的重要部件,其结构的改进也非常重要,常采用的碳纤维轮圈1截面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两个独立的内1、外12腔体,内腔体11是封闭的腔体,用于固定辐条末端,外腔体12为敞口腔体,用于装置内胎;轮圈的上部、构成外腔体的两侧壁13相互平行,自行车行驶时,刹车片用力夹持平行的两侧壁13,通过摩擦力让转动中的轮圈1停止运动,启到刹车的目的;因此当刹车片夹持两平行侧壁13的力越大,所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让轮圈停止运动的时间也就越短,这就需要对形成敞口腔体的壁体强度有很高要求,而如图1所述的轮圈结构,由碳素纤维形成两腔体,轮圈两平行侧壁13与外腔体同外轮圈的上部,由于外腔体12有一个缺口,不是一个完整体,其两侧面受刹车片夹持时,易变形,作用在两侧面的夹持力被减弱,刹车效果不好、降低了刹车的可靠性;又两侧壁经常受外力夹持,易产生裂纹,影响轮圈的强度,使轮圈的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自行车碳纤维轮圈结构,它可以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增加碳纤维轮圈的使用寿命、刹车片的摩擦力,增强刹车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自行车碳纤维轮圈结构,它由碳纤维层一体成型两个独立的内、外腔体,内腔体为固设辐条一端的封闭腔体,外腔体为设置内胎的敞口腔体,轮圈的上部、构成外腔体的两侧壁体相互平行,外腔体的内壁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壳体加强件。
所述的加强件为金属壳体。
所述的加强件为铝质壳体。
所述的内腔体固设辐条处设有加强铝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轮圈的外腔体的内壁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金属壳体加强件,由于金属壳体加强件增加了外腔体的刚性,当刹车片夹持轮圈的两侧壁体时,两侧壁体受到夹持力不会变形,摩擦力不会被削弱,从而使自行车的提高了刹车可靠性;因金属壳体加强件增加了外腔体的强度,其两侧壁体被刹车片夹持,不易产生裂纹损坏,增加了轮圈的使用寿命;又因金属加强件为与外腔体内腔相匹配的壳体,因此它仍具有装设内胎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现有碳纤维轮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碳纤维轮圈半成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加工后本实用新型碳纤维轮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自行车碳纤维轮圈结构,如图3所示,它由碳纤维层一体成型两个独立的内11、外12腔体,内腔体11为固设辐条一端的封闭腔体,外腔体12为设置内胎的敞口腔体,轮圈的上部、构成外腔体的两侧壁13相互平行,外腔体12的内壁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铝质壳体加强件2;内腔体11固设辐条处设有加强铝条3。
生产本实用新型碳纤维轮圈时,碳纤维层将与外腔体12内腔形状相匹配的铝质壳体加强件2层层包覆形成内胎芯轴,碳纤维层将内腔芯轴及加强铝条3层层包覆形成内腔芯轴,碳纤维层再将内胎芯轴和内腔芯轴层层包覆形成轴圈坯体,轴圈坯体放入模具内加热固化成型,如图2所示,最后根椐轮圈结构要求,将外腔体12加工成如图3的敞口外腔体。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轮圈的外腔体的内壁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铝质壳体加强件2,由于铝质壳体加强件2增加了外腔体的刚性,当刹车片夹持轮圈的两侧壁体13时,两侧壁体13受到夹持力不会变形,摩擦力不会被削弱,从而使自行车的提高了刹车可靠性;又因铝质壳体加强件2增加了外腔体12的强度,其两侧壁体13被刹车片夹持,不易产生裂纹损坏,增加了轮圈的使用寿命;又因铝质加强件2为与外腔体内腔相匹配的壳体,因此它仍具有装设内胎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如在外腔体设置其它形状、材质的加强件,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景山,未经王景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63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立时可自动校正培林定位之花毂结构
- 下一篇:手机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