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管程冷凝换热器排液管板套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6539.1 | 申请日: | 201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7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琼;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琼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8F19/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管程 冷凝 换热器 排液管板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冷凝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立式立式管程冷凝换热器排液管板套。
背景技术
立式管程式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它的投资一般占全部设备投资的30%~40%,物料在管程冷凝的立式管程壳式换热器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当管程物料为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等介质时,就要求在设备运行及停车时排净管程物料。为了满足换热管与管板焊接强度需要,保证焊接面积充足,通常要求换热管高出管板外端面2.5mm以上且采用填丝的自动氩弧焊,这样做的结果是:由于高出管板外端面,停车管板端面上的残液不能从换热管排出。目前工程中解决此问题的方案主要有三种:一是设备整体倾斜,这将涉及所有进出口法兰密封面倾斜,给安装带来很大困难;二是上管板的管头结构要求换热管端部与管板表面平齐,这样管孔端面的破口加工和焊接非常困难;三是将上管板设计成不等厚的斜面管板,停车时让残液从较高的部位向较低的部位流动,集中从最低的几个换热管口排净,然而这种斜面结构会引起流体分布不均且由于管板强度和刚度的不对称而引起应力不对称,影响管板的使用寿命。
有人提出了一种管程冷凝换热器管板(专利号为:200820109806.4),该管板采取特殊的焊接结构,在立式管程冷凝换热器的管板上,除设有外申角管接头外,还设有特殊的内角管接头和对接内孔管接头;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及停车后,在上管板上产生的冷凝液会在短板效应的作用下,从采用管口位置相对较低的特殊管接头的换热管中排出。但是这样经过特殊焊接的管板,其所受应力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也会影响到管板的使用寿命;由于采用的是“短板效应”原理,管板上表面总是平的,所以管板上也会有残留在管板上的液体,因此残留液排不尽,依然会造成对管板的腐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立式管程冷凝换热器排液管板套,该管板套能排尽换热器在停车及运行过程中管程残留的液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管程冷凝换热器排液管板套,包括套壁、套孔、密封环等;管板套上表面成圆球或椭球面,在此球面是开有套孔;在停车及运行过程中管板残留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球面滑入套孔进入管子,从而将残液全部排出;密封环套在套壁上,该密封环与套壁过盈配合,起到增大摩擦、密封,防止残液进入管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管板套上的管子上也套有密封环,密封环与换热管过盈配合,起到增大摩擦、密封,防止残液进入管板的作用;套壁及管板套的管子最下方均设置有上凸台壁及下凸台壁,这样可以卡住密封环起到增强摩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套孔布置形式与换热器中管子的布置形式相同,可以为圆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布置形式。另外可在换热器封头内壁与管套上表面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凸台卡住管套,起到稳定管套的作用。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管板套,该管板套上表面设计成球面,并且球面上开有套孔,在停车及运行过程中管板残留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球面滑入套孔进入管子,从而将残液全部排出。因此只要将此管板套安装在立式管程冷凝换热器管板上方,即可防止残液进入管板进行腐蚀,对管板起到了保护作用;此管板套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实用性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2,一种立式管程冷凝换热器排液管板套,包括套壁3、套孔6、密封环7等;管板套上表面5成圆球或椭球面,在此球面是开有套孔6;在停车及运行过程中管板残留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球面滑入套孔6进入管子1,从而将残液全部排出;密封环7套在套壁上,该密封环7与套壁3过盈配合,起到增大摩擦、密封,防止残液进入管板的作用。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管板套上的管子1上也套有密封环8,密封环8与换热管过盈配合,起到增大摩擦、密封,防止残液进入管板的作用。其套壁3及管板套的管子1的最下方均设置有上凸台壁4及下凸台壁2,这样可以卡住密封环7起到增强摩擦的作用。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套孔6布置形式与换热器中管子1的布置形式相同,可以为圆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布置形式。另外可在换热器封头内壁与管套上表面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凸台卡住管套,起到稳定管套的作用。
参见图1、2、3,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管板套,该管板套上表面设计成球面,并且球面上开有套孔6,在停车及运行过程中管板残留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球面滑入套孔6进入管子1,从而将残液全部排出。因此只要将此管板套安装在立式管程冷凝换热器管板上方,即可防止残液进入管板进行腐蚀,对管板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此管板套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实用性强等特点,解决了工程中所提出的技术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琼,未经吴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6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室内植物LED补光循环水培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叠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