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重力除尘器双密封泄灰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7193.7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7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贾瑞民;高贤成;位连增;刘进;石静;徐兆金;朱涛;张希营;徐京义;亓立军;周佳梅;赵晓明;郑志伟;王岩;廖敏;金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立 |
主分类号: | F16K1/44 | 分类号: | F16K1/44;F16K1/20;F16K3/18;F16K31/12;C21B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重力 除尘器 密封 泄灰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金行业高炉重力除尘器积灰排泄所用的一种阀门,是一种双密封结构的泄灰阀。
背景技术
钢铁冶金行业用于炼铁的高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吨铁20kg左右的灰尘,这些灰尘夹杂在高炉煤气之中,跟随煤气从炉顶吹出,然后通过重力除尘器进行沉积收集,当重力除尘器内灰尘沉积到一定数量时,需要通过安装在重力除尘器低端的泄灰阀排泄出来。目前钢铁冶金行业高炉重力除尘器仍然普遍采用单密封结构的泄灰阀,这种泄灰阀存在密封不严及使用寿命短等问题。由于高炉正常生产过程煤气系统是带有压力的,由于上述泄灰阀是单密封结构并且是人工操作控制,一旦关闭不严就容易造成煤气泄露,一是威胁工人的身心健康,二是由于煤气含尘量较大,容易冲刷磨损泄灰阀,造成泄灰阀过早损坏。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开发一种双密封结构并且能够通过液压操作控制的泄灰阀,旨在解决高炉重力除尘器泄灰阀密封不严及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好的双密封结构的高炉重力除尘器泄灰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有上阀盖、上阀座、下阀板、下阀座、曲臂、旋转轴、万向节、过渡连杆、阀体、油缸以及密封圈;其中上阀盖为蘑菇形,上阀盖下面的中心位置与万向节球头连接,万向节的下端与曲臂连接固定,曲臂又与旋转轴连接固定,旋转轴的一端又与摆臂的一端连接固定,摆臂的另一端与油缸连接,油缸通过支座固定在阀体上,这样油缸就能够推动摆臂,摆臂就能够带动旋转轴旋转,然后通过曲臂和万向节推动上阀盖与上阀座配合,实现第一道密封;下阀板的一端与过渡连杆连接固定,过渡连杆与另一油缸连接,这样另一油缸就能够通过过渡连杆连推动下阀板伸缩运动,在下阀板达到与下阀座配合位置时,实现第二道密封;为保证第二道密封的密封效果,在下阀板上面的阀体上镶嵌了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泄灰过程结束,第一道密封如果不是十分严密,完全可以通过第二道密封进行密封,依此保证密封效果,避免阀门吹损,因此,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由于该泄灰阀能够通过液压操作控制,因此能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安全性,并能够实现开启角度随意可调及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该泄灰阀主视图;附图2为左视图。
图中:1为上阀盖、2为上阀座、3为下阀板、4为下阀座、5为密封圈、6为过渡连杆、7为一个油缸、8为另一个油缸、9为阀体、10为曲臂、11为旋转轴、12为万向节、13为摆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炉重力除尘器泄灰阀,主要由上阀盖(1)、上阀座(2)、下阀板(3)、下阀座(4)、曲臂(10)、旋转轴(11)、万向节(12)、过渡连杆(6)、密封圈(5)、摆臂(13)和阀体(9)组成;蘑菇形上阀盖(1)下面的中心与万向节(12)上端球头连接,万向节(12)下端与曲臂(10)连接固定,曲臂(10)与旋转轴(11)连接固定,旋转轴(11)一端与摆臂(13)的一端连接固定,摆臂(13)的另一端与油缸(8)连接,油缸(8)通过支座固定在阀体(9)上;上阀盖(1)的边缘与上阀座(2)配合,实现第一道密封,上阀座(2)通过法兰固定在阀体(9)上;下阀板(3)与过渡连杆(6)连接固定,过渡连杆(6)与油缸(7)连接;油缸(7)通过过渡连杆(6)推动下阀板(3)伸缩运动,当下阀板(3)达到与下阀座(4)配合位置时,实现第二道密封;为保证第二道密封的密封效果,在下阀板(3)上面的阀体上镶嵌了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立,未经李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71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压截止阀
- 下一篇:平行平面连接密封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