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7796.7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6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蒋亮;芮扬;赵鹤泉;黎敏英;马爱民;蔡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0 | 分类号: | E04G5/00;E04G5/14;E04G3/20;E04G3/22;E04G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操作 平台 边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中的一种操作平台的边框,尤其涉及一种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建筑发展至今,随着对建筑造型美观的追求,出现越来越多的悬空或挑空的建筑外观,建筑结构的形状也日趋多样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过于苛刻的施工条件以及施工现场的种种限制,选择一种利于施工,便于实施的操作平台将大大提高施工作业的效率。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中普遍使用的操作平台一般分为落地式和升降式,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增加,落地式操作平台由于对落地场地的要求、高度的限制、反复搭拆的繁琐以及施工工期的紧迫,已经难以满足对操作平台的愈发多样的要求和变化,整体结构已经不适合较高建筑物装饰施工的需要。升降式施工平台虽然性能优越,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能发挥较大的优势,但在中低建筑施工中,则存在结构复杂、安装困难以及造价高的不足,尤其在局部施工与装饰中,更有大材小用之感。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装卸方便、成本低、重复使用率高的操作平台,已成为业界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操作平台结构复杂、安装困难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所述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包括主体框架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结构边缘的附属钢管护栏,所述主体框架结构包括底梁、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梁上的立柱、连接所述立柱顶部与所述底梁的钢丝绳以及立柱撑,所述立柱撑连接所述底梁及所述立柱顶部,支撑所述立柱。
可选的,所述主体框架结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钢丝绳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梁及所述立柱顶部相连。
可选的,所述立柱撑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底梁上,其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立柱顶部。
可选的,所述底梁为C型钢。
可选的,所述立柱为槽钢。
可选的,所述立柱的数量为两根。
可选的,所述立柱撑为角钢。
可选的,所述附属钢管护栏包括一横杆、多个竖杆以及多个斜杆,所述横杆与所述立柱杆顶部相连,所述竖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底梁相连,所述斜杆连接所述横杆以及所述竖杆中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可组装成满足各种操作要求的操作平台,以解决施工部位无可靠立足点的问题;
(2)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组成的操作平台,可安装在建筑物的墙上,形成悬挑结构,也可挂于建筑物的顶部,形成悬挂结构;
(3)本使用新型提供的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成本低、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的主体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的附属钢管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该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包括主体框架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结构边缘的附属钢管护栏,所述主体框架结构包括底梁、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梁上的立柱、连接所述立柱顶部与所述底梁的钢丝绳以及立柱撑,所述立柱撑连接所述底梁及所述立柱顶部,支撑所述立柱;利用该悬挑悬挂操作平台的边框结构可组装成满足各类要求的操作平台,从而为施工部位提供可靠的立足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77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件模板及其形成的三向棱角模块
- 下一篇:蜂窝型竹铝复合装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