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膝部气囊辅助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7892.1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6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傅金晶;李书福;杨健;赵福全;吴成明;刘卫国;周大永;祝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0 | 分类号: | B60R2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膝部 气囊 辅助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被动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膝部气囊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膝部气囊作为汽车被动式安全系统的组成部分,可有效减小碰撞时车内乘员膝部的伤害。现有的膝部气囊通过固定板固定于横梁上,膝部气囊的固定点为两固定板端部的固定脚,但这两个固定点之间并未连接,固定点的强度不够,这会导致气囊爆破时,固定板变形,其次两个固定点在气囊爆破时,由于受力不均匀,固定板会产生不同方向的扭曲,使气囊不能正常爆破。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148152Y,公告日2008年11月12日,公告了一种膝部安全气囊,包括壳体、气体发生器和气袋,气体发生器的出口与气袋的入口封接,但该专利中并未提及膝部安全气囊的辅助固定装置,无法从中得到启示来消除膝部安全气囊固定装置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膝部气囊的固定点强度不够,导致气囊爆破时,固定板变形以及两个固定点在气囊爆破时,由于受力不均匀,固定板会产生不同方向的扭曲,使气囊不能正常爆破的问题,提供一种膝部气囊辅助固定装置,它可加强膝部气囊固定点的强度,避免气囊爆破时,固定板变形,防止气囊由于固定板的变形而不能正常爆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膝部气囊辅助固定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由壳体、气体发生器和气袋组成,气体发生器和气袋装配于壳体内,壳体上焊接固定有一对用于固定气囊的固定板,固定板的端部为固定脚,所述固定板的固定脚之间设有连接固定脚的加强板。现有的膝部气囊两固定点之间并未连接,固定点的强度不够,存在安全隐患,在两固定脚之间设置加强板,它可加强膝部气囊固定点的强度,使固定板受力均匀,避免气囊爆破时,固定板变形,防止气囊由于固定板的变形而不能正常爆破。
作为优选,加强板与壳体之间还设有用于连接加强板与壳体的辅助板。辅助板的设置便于加强板的定位固定,辅助板也可进一步增强加强板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两膝部气囊固定点的强度,使固定板受力均匀。
作为优选,辅助板的一端垂直连于加强板的中部,辅助板的另一端连于壳体上,辅助板与加强板构成T形。辅助板垂直连于加强板的中部,处于合理的连接位置,可更好地定位固定加强板,也可更好地提高加强板的稳定性,保证固定板受力均匀。
作为优选,加强板的中部为一平板状凸起,平板状凸起的两侧为一对与固定脚相配的连接脚,平板状凸起的中部开有通孔,两个连接脚的中部各开有长圆孔。中部的平板状凸起可增加加强板的强度,使得加强板不易变形,连接脚便于加强板与固定板的固定脚的连接,长圆孔便于加强板与固定板连接时位置的调节。
作为优选,加强板两端的连接脚分别连接两固定板的固定脚,固定脚的端部设有通孔,连接脚中部的长圆孔分别与两固定板的固定脚端部的通孔对接。固定脚的端部的通孔为圆孔,连接脚中部的长圆孔与固定脚端部的通孔对接,便于整个装置的安装固定。
作为优选,辅助板为中部带有折边的方形钢板,折边的中部设有加强筋,辅助板的两侧设有翻边,辅助板的一端开有通孔,辅助板一端的通孔与加强板的平板状凸起中部的通孔对接,螺栓穿过辅助板一端的通孔与平板状凸起中部的通孔,并用螺母固定,辅助板另一端焊接固定于壳体上。辅助板中部带有折边设置是为了配合与加强板连接而设置的,折边中部的加强筋提高了辅助板的强度,辅助板两侧翻边可加强辅助板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两固定脚之间设置加强板,它可加强膝部气囊固定点的强度,使固定板受力均匀,避免气囊爆破时,固定板变形,防止气囊由于固定板的变形而不能正常爆破;辅助板便于加强板定位固定,可进一步提高加强板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两膝部气囊固定点的强度,使固定板受力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强板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板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囊,11、壳体,2、固定脚,3、加强板,31、平板状凸起,32、连接脚,33、长圆孔,4、辅助板,41、折边,42、加强筋,43、翻边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7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座椅悬浮机构
- 下一篇:3M7780研磨机自动卸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