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附着升降脚手架荷载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8401.5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9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谭徳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徳炎 |
主分类号: | E04G3/32 | 分类号: | E04G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着 升降 脚手架 荷载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台起重设备运行,防止个别设备出现超载情况的的荷载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运行过程中防止超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建筑施工技术中,附着升降脚手架以其耗用钢材较少,外形整齐美观、施工进度快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升降过程设备一般采用电动葫芦,电动葫芦上挂钩连接在建筑物上,下挂钩连接脚手架底部,开动电动葫芦,通过电动葫芦的正反转,实现脚手架架体的升或降。往往是多台电动葫芦同时运行,实现脚手架的整体升降。这样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电动葫芦运行有快有慢的情况,导致脚手架的自重在不同电动葫芦上重新分配,个别电动葫芦受载较小甚至完全不受载,而个别电动葫芦出现荷载集中的现象,造成架体变形或电动葫芦链条断裂、架体下坠。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必须对每个电动葫芦的荷载情况进行监控,当出现超载时,能自动调整、自动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电动葫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超载情况的荷载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荷载控制装置,包括电控系统和传感器,传感器与电控系统电连接,电控系统设有控制附着升降脚手架动力设备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与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提升梁连接的活塞壳体和与电动葫芦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下端的活塞腔内设有油路出口,所述油路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可控液压单向阀的进口,可控液压单向阀的出口连接透明油管,透明油管上设有检测液面位置的光电开关,光电开关与电控系统电连接,可控液压单向阀上设有设有控制油体从进口到出口或者从出口向进口单向流动的控制装置。
采用本技术方案,当电动葫芦超载,油腔里油压增高,可控液压单向阀的阀门被打开,油从可控液压单向阀的进口向出口流动,进入透明油管内导致油面升高,当光电开关检测到液面的变化,输出电信号到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根据设定程序,发出电动葫芦停止运转或继续运转的指令,并进行报警或提示。这样就有效的对脚手架的提升荷载进行了限制,防止出现超载现象,发生危险情况。
进一步,对本使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的结构进行限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设于出口一侧的阀芯、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一端连接阀芯,压缩弹簧另一端连接阀体;还包括设于进口一侧的推杆,靠所述推杆一侧的阀体上设有螺旋手柄。转动螺栓手柄,推动推杆打开阀芯,使进入透明水管的油回流,使荷载限制器复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荷载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系统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着重介绍荷载传感装置的结构构造。如图1所示,活塞壳体4内设有活塞3,活塞3下端的油腔2内充满液压油,活塞3的活塞杆1的下端设有挂环19,挂环19与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动力设备比如电动葫芦(图中未示出)的上挂钩连接。活塞壳体4上焊接有环5,环5用以和附着升降脚手架的附着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油腔2的底部连通可控液压单向阀的进口18,可控液压单向阀内设有阀芯11,阀芯11的底部支承在压缩弹簧12上,压缩弹簧12的另一端支承在阀体10端部。阀体10靠阀芯11的一侧设有出油口17,出油口17通过管道16连通透明油管13,透明油管13上设有检测液面的光电开关14。当油压低于压缩弹簧12的预警力时,阀芯11阻断油路,这样开动电动葫芦,电动葫芦受力,带动附着升降脚手架就被往上提升或向下正常运行。一旦超载,活塞杆1下移,油腔2内的油压升高,当油压升高到足以克服压缩弹簧12的预警力时,阀芯11被往左推开,从出油口18到进油口17的油路被连通,从而油进入透明油管13内,导致原有油面升高,光电开光14的作用是当液面升高到预定位置,将遮挡或者不遮挡光电开关内发光二极管的红外线,使得光电开关的光敏三极管导通或者截止,信号线将输出高或低电平,将该开关信号传递给电控系统(图中未示出),电控系统装置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发出该机位动力设备停机的指令,从而实现对各机位的荷载的控制。当故障排除,,阀芯11在压缩弹簧12的作用下复位,阻断油路。在阀体10左端特别设计了螺旋手柄7,螺旋手柄7的螺杆8连接在阀体10上并向内伸出,顶在阀体10内的推杆9上,旋动手柄7,可推动推杆9向右运动直到顶开阀芯11,从而使进入透明油管13的油可回到油腔2。当然,控制装置还可以有其它的可打开阀芯的结构,比如说将压缩弹簧12设在阀体10上的固定端改为螺旋结构,同样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徳炎,未经谭徳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8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