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9294.8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8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谢洪恩;文永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6 | 分类号: | C21B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尤其是一种炼铁高炉。
背景技术
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时,由于炉渣中TiO2被还原使炉渣变粘,为高炉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当炉渣中TiO2被还原生成大量的TiC、TiN及其固溶体Ti(C,N)时,对炉渣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使炉渣粘度急剧增加。在高炉条件下,CO和H2只能将TiO2还原生成钛的低价氧化物,大量的Ti(C,N)是在高炉软熔带以下至高炉风口区间由于固体焦炭的存在通过直接还原而生成的。
目前的高炉,高炉风口的轴向均指向高炉中心轴线。冶炼过程中,热风通过风口高速吹入炉内,但热风不能直接到达各风口间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形成“死区”,通过对目前高炉的解剖证实,炉内风口间死区是Ti(C,N)含量最高的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形成风口间死区,从而避免TiO2的过量还原,能够适应钒钛磁铁矿特殊冶炼需求的高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炉,沿其轴向由上至下依次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炉底,在所述炉缸部位沿高炉周向均布有一层径向风口,各径向风口的轴线与高炉径向的水平夹角为零,在所述径向风口的上方或下方沿高炉周向均布有一层与高炉径向的水平夹角绝对值大于零的倾斜风口,各倾斜风口水平夹角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炉缸部位上下两层风口的鼓风参数不一样,径向风口要求鼓风动能大,可以吹到靠近炉缸中心的地方,以活跃炉缸中心,倾斜风口要求尽可能将热风鼓入到炉缸中心和边缘之间的环带区域,有利于活跃该区域并消除原单层风口高炉在风口间形成的死区,从而避免TiO2的过量还原,能够适应钒钛磁铁矿特殊冶炼需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倾斜风口轴线与高炉径向的水平夹角为50~60°。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风口设置于径向风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风口与径向风口相邻设置,所述倾斜风口与径向风口同高炉径向的纵向夹角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风口与径向风口设置于炉缸顶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高炉炉身底部设置一层还原风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高炉炉腰设置一层还原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还原风口轴线与高炉径向的水平夹角为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倾斜风口在轴向投影内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炉,沿其轴向由上至下依次为炉喉、炉身6、炉腰5、炉腹、炉缸4、炉底,在所述炉缸4部位沿高炉周向均布有一层径向风口1,各径向风口1的轴线与高炉径向的水平夹角为零,在所述径向风口1的上方或下方沿高炉周向均布有一层与高炉径向的水平夹角绝对值大于零的倾斜风口2,各倾斜风口2水平夹角相等。
上述倾斜风口2轴线与高炉径向的水平夹角绝对值大于零,即倾斜风口2轴线不指向高炉中心轴线,其轴线可以如图2所示指向高炉中心轴线左侧,也可以指向高炉中心轴线右侧。
炉缸4部位上下两层风口的鼓风参数不一样,径向风口1要求鼓风动能大,可以吹到靠近炉缸4中心的地方,以活跃炉缸4中心,倾斜风口2要求尽可能将热风鼓入到炉缸4中心和边缘之间的环带区域,有利于活跃该区域并消除原单层风口高炉在风口间形成的死区,从而避免TiO2的过量还原,能够适应钒钛磁铁矿特殊冶炼需求。而倾斜风口2所形成的回旋气流也更有利于气流向炉壳附近的扩散。
上述倾斜风口2的气流方向主要与其轴线与高炉径向的水平夹角有关,具体的水平夹角设置主要与径向风口1、倾斜风口2的鼓风参数有关。但随着高炉冶炼过程中炉内工况的变化,鼓风参数是动态调整的,因此相应的死区范围也是变化的,但要实现倾斜风口2夹角参数与鼓风参数的动态匹配是困难的。因此,最好的,所述倾斜风口2轴线与高炉径向的水平夹角为50~60°。在水平夹角为50~60°时,倾斜风口2所直接覆盖的环带区域能够覆盖整个鼓风参数范围内的大部分死区,即使在炉壳附近还存在部分未被直接覆盖的区域也能通过倾斜风口2所形成回旋气流的扩散进行覆盖,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死区的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9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羊毛腈纶仿羊毛衫弹力毛纱布
- 下一篇:多腔直卡式保鲜盒